市場競爭激烈,許多行業在拼命壓低成本,不少企業家都吐槽“卷不動”了。
這正是“有為政府”該出手的時候。
“從分配看,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場評價的貢獻?!?/span>
這樣一段經典論述,在當下尤其值得重溫。
企業盈利,首先當然是企業自己的事。但必須看到,保護了企業盈利能力,就保住了員工收入之源、就業增長之源,甚至是信心和預期之源。
特別是在破除“內卷”式逐底競爭成為急務的當下,政府扮演好市場秩序“守夜人”角色的一個題中之義,就是全力創造能讓企業有錢可賺、并且能夠有盈利持續性的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這當中,有很多的切入口,有很多的事可以做。而降低物流成本,就是一個具有充分共識并且頗為急迫的突破口和攻堅方向。
物流,連接著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是實體經濟的“筋絡”。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在產供銷環節催生深度變革的大勢下,物流業在現代經濟體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日益成為各類企業離不開的“必需品”。
降物流成本,安徽出手了。
近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從提高物流組織效率、優化物流運行質量、破解物流堵點卡點、增強創新驅動能力、改善要素配置效率等幾個維度綜合施策,推進物流降本增效,增加企業的競爭優勢。其中提出,到2027年,物流相關行業增加值達到1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3.4%降至12%,內聯外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物流體系初步建立。
如果按照安徽5萬億元左右的經濟規模來框算,3年時間降低1.4個百分點,就意味著總體向各類企業讓利700億元左右。比數據更重要的是,得讓各類企業真正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物流降本當然要依靠物流體系的升級提效,這是硬支撐。但還有很關鍵的一個方面,就是深化市場化導向的改革,特別是針對一些具有自然壟斷特征的環節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構建充分開放、充分競爭的格局,進而提升物流市場買方議價能力和賣方專業能力。這個道理并不復雜。
暢通物流的“筋絡”,為實體經濟“舒筋活血”。在干字當頭拼經濟的2025年,一場全面拉開的物流降本增效行動,可謂因時應勢之舉。

物流成本現在是個什么狀況?
就這一問題,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數據是,2024年上半年,安徽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降至13.4%,較2020年下降1.1個百分點,低于全國0.8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安徽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從2020年的14.5元下降到了目前的13.4元、比全國低0.8元。
大家都知道,安徽位于長三角“包郵區”,快遞郵費基本包郵,這得益于安徽的區位和物流成本優勢。
然而,盡管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對照建設內聯外通、供需適配、高效安全的物流強省的目標要求,安徽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和物流降成本工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為此《實施方案》首要部分就聚焦“效率”二字,構建現代供應鏈體系。
新興產業的物流供應鏈能否跟上?《實施方案》提出,培育新興產業供應鏈,實施加快供應鏈創新應用行動計劃,引導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推廣應用綜合型供應鏈解決方案。
比如,在新能源汽車運輸方面,安徽開通中國—墨西哥遠洋滾裝航線,單車運費減少28美元/車。
一個區域物流要發達,既要看交通條件,還得有一批現代化的物流企業支撐。
聚焦物流企業培育,《實施方案》提出,推動組建省級綜合型物流集團,探索省市共建、多方參與等方式壯大航空物流、陸港等運營主體,支持制造業、商貿流通業企業參與重大物流平臺建設。在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冷鏈物流、商品車物流、網絡貨運等領域培育引進一批物流供應鏈“專精特新”企業。
更多優質物流企業的涌現,就會活躍市場競爭、提供專業服務,這正是市場化改革的要義所在。
如果說物流是“筋絡”,那么交通網絡就是“血管”,“主動脈”“微循環”能否暢通,直接關系到運費的多少、物流成本的高低,也間接決定了產品的價格和企業的利潤。
《實施方案》專門提到,要暢通綜合交通通道,破解物流堵點卡點。比如,公路方面,將完善廣覆深達的公路交通網,加快構建“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加密高速公路出入口。到2027年高速公路里程達到7500公里以上;
鐵路方面,加密長三角地區互聯互通快速鐵路網,建成合肥—南京—上海高鐵、合肥—新沂高鐵,加快建設揚馬、寧宣城際鐵路,完成寧蕪鐵路擴能改造;
水運方面,加快提升“一縱兩橫”骨干網能級,打造千噸級為主、內聯外暢的干線航道網絡。到2027年,四級以上內河高等級航道達到2400公里。
裝運貨物的船舶在長江有序航行。王玉實 攝
完善末端配送,打通物流的“最后一米”。將優化完善前置倉配送、即時配送、網訂店取等末端配送模式,推廣“寄遞+電商+農特產品+農戶”模式,提升物流精準響應需求能力。
以后,農村的快遞站也將更密集了。據介紹,安徽將開展縣域商業建設行動試點縣建設,推動縣鄉村寄遞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改造提升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鄉鎮寄遞物流轉運分中心、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
鮮活的海鮮等冷凍產品,將確?!凹瓤煊瞩r”,讓消費者“吃得新鮮”?!秾嵤┓桨浮穼iT提到,推廣應用智慧冷鏈自動售賣機、冷鏈自提柜等;加強與滬蘇浙電商企業、連鎖超市、農批市場等合作,打造長三角3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
海外倉,是重要的新型外貿基礎設施。目前,安徽省企業建設、租用的海外倉近400個,分布于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其中在歐美的海外倉260個,占比超6成。
安徽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自建、共建、租用等模式參與海外倉建設運營,深化與“海外智慧物流平臺”等信息化平臺、國內海外倉頭部服務商、大型郵快件企業、物流企業的公共海外倉資源對接合作,優化海外倉布局,發揮海外倉功能。
合肥、蕪湖,作為安徽省內最重要的兩個物流樞紐城市,這兩市將如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作為省會城市的合肥,是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雙節點城市,在國家現代流通體系中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戰略位勢,集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等多個“國字號”品牌于一身,先后獲批建設陸港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在國家“通道+樞紐+網絡”運行體系和全省現代物流體系中地位日益凸顯。
新能源汽車正在排隊裝入海鐵聯運班列。 張大崗 攝
合肥市政府副秘書長王保智說,下一步,將聚焦“三鏈”,即做強供應鏈,全面提升陸港型、生產服務型等國家物流樞紐能級,建設合肥國際港務區,系統化加強“通道+樞紐+網絡”物流設施支撐能力;
嵌入產業鏈,以新能源汽車、光伏及新型儲能、生物醫藥等“6+5+X”重點產業集群需求為導向,將物流服務嵌入企業生產經營全流程,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供需適配、深度融合、協同創新;
提升價值鏈,積極探索“產業集群+物流樞紐”協同發展模式,以打造物流樞紐經濟區為引領,加快構建科創產業聯動融合、區域輻射帶動能力突出、智慧高效綠色韌性的樞紐經濟發展新路徑。
位于長江沿線的蕪湖,有水運的天然優勢。其中,蕪湖港是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國家水運開放口岸,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和集裝箱樞紐港。2023年蕪湖港口貨物吞吐量1.4億噸,其中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42萬標箱。
“我們將統籌港城規劃,優化港區空間布局,推動集裝箱、件散貨、滾裝、多式聯運等板塊資源整合,提升港口影響力、競爭力、輻射力?!笔徍姓泵貢L、辦公室主任汪世明表示,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將投資19.5億元建設蕪湖港三山港區綜合碼頭、裕溪口港區集裝箱碼頭、三山中外運碼頭二期等一批重點港口項目,港口年貨運吞吐能力再提升600萬噸。推進港區集疏運通道建設,謀劃江北地區淮南鐵路延伸、朱家橋港區鐵路專用線等項目,提升鐵水聯運能力。
“我們將堅持‘跳出港口看港口’,以港優城、以港興產、以港聚能,打通長江流域江海聯運戰略通道和綜合性物流服務,預計集裝箱吞吐量到2027年突破220萬標箱,到2030年達到300萬標箱,”汪世明說,將把蕪湖港建成安徽向海而興最大“出??凇焙烷L江中下游多式聯運航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