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六安地質災害防治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地質礦產研究室主任張懷東,熟悉他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大伙常說他運氣好,他承擔的地勘項目大多能找到礦,而且還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金寨沙坪溝巨型鉬礦,被同事親切地稱為找礦“福將”。他懷揣為國尋寶的赤誠之心,扎根巍巍大別山32年如一日,立志為祖國尋找富饒的礦藏。他孜孜探索,叩開多個大礦之門,成為我國地質勘探領域的“金錘”能手。
心里有張“藏寶圖”
與其說張懷東運氣好,不如說他對地質事業的執著堅守終有收獲。1992年,張懷東從南京地質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安徽省地礦局313地質隊從事找礦工作。當時我國地勘單位正處于低谷期,看到隊里有人跳槽、有人改行,張懷東也曾動過心,可最終還是被老一代地質人“三光榮”的奉獻精神和真情挽留打動,他選擇了堅守。
在那段時間里,他利用各種機會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地質填圖、編錄、室內資料整理、報告編寫,他都游刃有余。掌握大量勘查資料,運用現代成礦理論尋找礦床,是地質人的看家本領,漸漸地,張懷東心里的那張大別山藏寶圖愈加清晰起來。
從2000年開始,張懷東在大別山區從事鉛鋅多金屬礦勘查及研究工作,在實踐中他對礦床學、找礦勘探學、區域成礦理論等專業知識有了更深入掌握和積累。扎實的專業知識、執著的敬業精神和長期野外實踐工作經驗,使他逐漸成長為一名青年專業技術骨干,為后來在該地區實現地質找礦突破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6年,地質找礦工作迎來第二個春天。313地質隊成功申請到國家項目,為瀕臨資源枯竭的瑯琊山銅礦尋找深部接替資源,隊里決定由張懷東擔任該項目負責人。長期積累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從2006年8月開始,在專家的指導下,張懷東帶領項目組對該地區以往地質資料進了細致分析和重新勘查,利用新成礦理論和物探成果,確定以礦床底部接觸帶為主攻方向,尋找深部隱伏主體礦。經過3年不懈努力,在500米以下巖體底部接觸帶發現新的隱伏矽卡巖型金銅礦床體,從而新增333級銅金屬量約8萬噸、伴生金2噸,使老礦山獲得了新生。
發現亞洲第一巨型鉬礦床
隨著地質找礦工作的繼續深入,張懷東帶領的項目組再次挺進大別山,開展尋找斑巖型鉬礦勘查。
2008年9月4日,是個令張懷東永生難忘的日子。那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樣,吃完早飯后走了一個小時山路。當他迎著清晨的陽光邁向位于海拔400多米高的山頂鉆機編錄時,突然有了驚喜的發現:512.16米處發現了鉬礦!“當天打孔上來的巖芯顏色明顯發灰、發暗,與以往有很大不同?!边@一發現讓他激動不已,張懷東立即將情況向隊里上報。
憑借他在以往地質勘查中對鉬礦的認識,他深信:發現了厚大鉬礦體!首孔即見近700米厚的工業鉬礦體,之后的4個鉆孔又孔孔見礦,這一重大找礦突破,首次改寫了大別山區東段無大礦的歷史。
經過兩天的實驗室化驗,結果顯示,送去的40件樣品全部達到鉬礦工業指標?!奥牭竭@個結果時,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來了,心情比中了五百萬大獎還高興?!被叵肫甬敃r的情景,張懷東依然難掩激動之情。
此后,張懷東帶領項目組人員常年駐守深山,風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在2011年5月24日完成鉬礦詳查野外工作。普查和詳查兩個階段,歷時4年,一個鉬金屬資源量達245萬噸,潛在經濟價值數千億元人民幣,達到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巨型鉬礦床就此誕生?!澳軌虬l現一個大礦是每個地質人的夢想,我很榮幸能夠參與并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p>
歲月鑄就地質魂
一個大礦的驚艷問世,背后是幾代地質人的心血凝聚。32年來,為了找礦,張懷東平均每年有300多天都在崇山峻嶺中穿梭,遇見石頭就敲敲打打,觀摩形態走勢,有時候為了沿直線觀測石頭流線走向,還要蹚水渡河。他的足記遍布大別山腹地,足足有1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走了兩圈半……
對于地質勘探員來說,野外工作是家常便飯。他們常年堅守在深山里,每天早出晚歸,中午就在荒山野嶺上冷水就干糧。這一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勘探員需要極強的探索求真精神。鉆山溝、爬險坡、進深山……“我們往往不走尋常路,一般來說,越險越偏的山區有新鮮石頭的可能性越大?!?/p>
1998年至2002年,張懷東一行在沙坪溝鉬礦床外圍進行勘探,由于交通不便,他們選擇在山上一個沖積平臺安營扎寨。2001年的一個夏夜,大別山山區突降暴雨引發泥石流。高處作業的勘探隊員最先發現,張懷東在隊員的大聲呼喊中驚險逃生,隨后帳篷瞬間被毀,這一幕令他永生難忘。
新時期,地質工作迎來了轉型升級。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開展大地質服務,做好綠色地勘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張懷東帶領年輕技術人員參加新業務的學習,聚焦區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為“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監測提供技術支撐。近年來,張懷東進一步意識到,廣大群眾也渴望獲得地學知識,了解地質現象。他積極發揮專長,為各項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
多年來,張懷東先后獲得國土資源部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全國地質勘查行業“最美地質隊員”、全國“最美職工”等榮譽稱號?!耙垣I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是地質勘探員的“三光榮”精神,也是張懷東一直以來的信仰和精神指引。他說:“只要還能干得動,我就要為地質事業奮斗終身?!薄。ò不丈虉笕诿襟w記者 吳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