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安徽醫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北區)創傷骨科團隊成功為一位高處墜落導致全身多處骨折的患者實施骨盆微創復位手術,術后拍片示復位效果良好,患者疼痛明顯緩解、順利進入康復訓練階段,并于近日出院。此次手術,醫生團隊多了一位“好幫手”,手術全程在骨盆復位機器人協助下進行,這也是安徽省首次開展機器人輔助微創骨盆手術。
10月初,家住阜陽的海女士不慎從高處墜落摔傷,全身多處劇烈疼痛,無法活動。由于病情復雜、手術難度大,海女士被轉運至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安徽醫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北區),診斷為多發傷、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前臂骨折,需要多次手術,這其中骨盆骨折最為致命。
手術現場
據介紹,骨盆上接軀干,下接雙腿,是人體骨骼的中心,被豐富的肌肉和軟組織包裹,承托著直腸、膀胱、子宮、卵巢、前列腺等重要臟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三維結構。骨盆的穩定性關系著人體的穩定性,一旦骨盆骨折,不僅會導致癱瘓,嚴重的可能因為大出血導致死亡,骨盆骨折也是人體最嚴重的一類創傷。
手術現場
常規骨盆復位手術需要在髖關節周圍切開約20到30厘米長的切口,確保把整個盆骨暴露出來具有手術視野,手術創傷非常大,也因此被認為是骨科最“慘烈”的一類手術。同時,由于單靠醫生的人力難以保證復位時絕對的力量和穩定性,術中需要多次通過實時影像檢查比對復位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也較高。
據該院創傷骨科主任徐瑋介紹,采用骨盆復位機器人輔助骨盆手術,醫生可以通過術前自動手術規劃、術中3D實時可視化導航、輔助骨折復位操作、自動手術規劃等技術,完成從骨折閉合復位到微創固定的全手術全流程的智能化手術操作,從而讓過去的大創傷、高難度手術變得創傷更小、更加精準。
復位之前骨盆移位明顯
對海女士病情,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徐瑋帶領團隊研究分析??紤]海女士才二十出頭,不僅要盡全力挽救患者生命,更要最大限度減少手術創傷。在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后,團隊決定在最新一代的骨盆復位機器人輔助下進行微創骨盆手術。
手術當天,徐瑋操作機器人“手臂”,根據事先規劃好的定位點,在患者的骨盆位置切開5個約2厘米的切口,同時根據實時影像,操作機器人“手臂”前端的5根“手指”,釘入骨盆相應位置。緊接著,“手指”按照規劃好的路徑緩緩移動,在醫生操作下完成閉合復位,影像檢查確認復位成功。隨后,在機器人實時成像導航指引下,醫生完成微創置釘固定骨盆,成功完成手術。
機器人復位后骨盆情況,復位效果滿意
徐瑋介紹,機器人輔助骨盆手術的最大優勢是只需要提前預設好定點和復位軌道,就可以突破人體局限,按照醫生意愿完成高難度的手術操作,指哪打哪,以最小的代價把骨盆調整復位成功,讓患者少受罪早康復??梢哉f,機器人不僅是骨科醫生更清晰的“眼”,也是更有力的“臂”、更精準的“手”。
據介紹,目前,骨盆復位骨科機器人已經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安徽醫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北區)常規輔助創傷骨科醫生開展手術。
(田豐 方詠 安徽商報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