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談鵬教授和肖旭博士后提出了一種火星電池,以火星大氣成分作為電池反應燃料物質,可實現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性能。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通報》。
據介紹,火星具有復雜的自然環境,包括多種氣體成分以及劇烈的溫度波動,晝夜溫差約為60攝氏度?;诖?,該團隊提出了一種火星電池,其獨特之處在于在放電時直接吸入火星大氣作為燃料,極大減輕了電池的重量,為攜帶進入太空提供了便利。當電量耗盡后,電池可以利用火星表面的太陽能等進行二次充電,為下一次放電做準備。此外,團隊還結合溫度波動情況模擬了火星表面的環境,實現了能夠持續輸出電能的火星電池系統。
團隊人員介紹,這項研究為火星電池在實際火星環境中的應用提供了概念驗證,希望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進一步開發固態火星電池,解決低壓下的電解質揮發難題,并輔助熱管理和氣壓管理系統,為未來太空探索中的多能互補能源系統發展奠定基礎。(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胡霈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