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2024年“政協江淮行”新聞采訪啟動儀式暨媒體見面會在合肥市舉行。
會議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組織開展好今年的“政協江淮行”,意義特殊,責任光榮。要用好腳力,練就“鐵腳板”,走向田間地頭、走進街頭巷尾,到群眾中去訪民意、到實踐中去察實情。要用好眼力,練就“千里眼”,深入挖掘各地政協好做法、好經驗、好成效,展現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委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取得的優異成績。要用好腦力,練就“聰明腦”,大事小情講政治,時刻牢記主旋律,讓政協宣傳充盈正能量。要用好筆力,練就“筆桿子”,提升語言魅力,努力產出一批透真情、有靈動的精品力作,更好展現新時代政協之能、政協之為。
近年來,合肥市政協圍繞加快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等議題開展重點協商活動61次,多項建言成果被合肥市“十四五”規劃及專項發展規劃吸納,部分已轉化為具體措施。
例如,2020年、2021年分別就“加快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開展市委社情民意座談會協商,相關建議被合肥市規劃充分吸納,將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合肥市“2833”戰新產業集群中的首位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政協連續5年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開展專題協商,持續在完善政策機制、搭建服務平臺、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建言獻策。
此外,合肥市政協還連續5年聚焦巢湖綜合治理,提出的建立“河(湖)長+排長+民間河長+警長+檢察長”五長聯動的河湖治理模式,被采納并在全省率先啟動。另外,助推“巢湖流域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納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巢湖防洪治理工程特別是裕溪河對江排洪泵站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賦碼,有望于今年開工建設。
會上還介紹了合肥市政協“有事好商量”平臺建設情況。為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合肥市政協推進一批“有事好商量”平臺建設。其中,“社區協商議事廳”設在社區(村居),搭建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于一體的基層協商議事平臺。目前,全市已建立366個社區協商議事廳示范點,實現全市鄉鎮街道全覆蓋,社區村居有試點,累計開展協商議事活動775場次,推動解決1300多項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實現大家的事商量辦、公共的事公開辦。
“政協江淮行”是安徽省政協一項品牌工作,20多年來,該活動沉浸基層、采訪深入一線,把鏡頭瞄著基層,把話筒對著委員,生動展示了各級政協組織和委員在江淮大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擔當和情懷。(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