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已在光伏行業深耕二十余載的徐曉華,帶領核心技術團隊落戶安徽宣城,創辦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他沒想到,短短3年時間,華晟新能源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創業公司,成長為光伏獨角獸企業。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安徽在光伏這條“追光逐日”的賽道上,跑出了令人驚艷的速度。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光伏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360.2億元,同比增長108.6%。
放眼全國,“雙碳”目標提出后,光伏產業進入超級成長期,行業景氣程度倍增。
然而,再寬敞的賽道也容不下短時間超大車流的涌入。
落腳安徽,光伏后勁還有多大?
光伏產業的版圖上,安徽不容忽視
前不久,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重達90噸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漂洋過海,出口至保加利亞。
今年以來,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走俏海外,成為安徽外貿增長的新動能。其中,上半年太陽能電池出口127.4億元,同比增長14%。
馬鞍山經開區臺企茂迪新能源有限公司員工在趕制太陽能光伏組件。王文生 攝
在中國乃至全球光伏產業的版圖上,安徽板塊不容忽視,這不僅體現在外貿上。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徽光伏電池實現產量約30GW,占全國比重超13%;光伏組件產量約54GW,占全國比重約26%;光伏玻璃實現產量約630萬噸,占全國比重近55%。
如果這些數據還不能充分說明安徽在光伏產業的地位,那再看看龍頭企業。
全球出貨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已有7家玻璃企業、4家電池片企業、5家組件企業和2家逆變器企業在安徽布局發展。
今年上半年,陽光電源、合肥晶澳、滁州隆基等10家光伏龍頭企業合計營收超千億元,同比增長近100%;貢獻營收增量超過500億元,占全省光伏行業營收增量超過70%。
從產業鏈上看,安徽已形成從硅片、電池片、組件及配套,到逆變器、儲能、系統集成及應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布局,并在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等環節加快構筑競爭優勢。
安徽已經將光伏產業的上、中、下游企業聚攏到一起,形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當然,光伏產業良好的發展態勢,既得益于高度景氣的行業大背景,更與安徽科學、超前的產業布局密切相關。
早在2021年,安徽省就出臺了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從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強化高端產品供給、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打造優良產業生態等多個方面發力,大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全省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省是全國較早重視并發展光伏產業的省份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便誕生了陽光電源等光伏企業?!卑不帐〗浶艔d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搶抓光伏產業發展戰略機遇,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特色發展、龍頭帶動集聚發展、智能制造綠色發展之路。
“追光者”的腳步從未停歇
提到布局光伏上游產業的城市,就不得不提一個城市,那便是安徽滁州。
滁州市鳳陽縣是著名的“石英之鄉”,豐富的石英砂資源覆蓋面積達8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在100億噸以上,其中二氧化硅含量達99%以上,儲量、品位和開采價值均居全國第一位。
面對光伏產業這一新“風口”,滁州利用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通過產業鏈招商加快產業集聚,先后招引一批光伏產業頭部企業落戶,構建起日趨完整的產業鏈。
合肥、宣城、馬鞍山、蕪湖、阜陽等亦在推進布局光伏產業。
淮北市濉溪縣韓村鎮采煤塌陷區水域漂浮式光伏發電站。苗地 攝
安徽,在光伏領域,下起了一盤錯落有致的棋。
從逆變器企業陽光電源起步,向前端的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后端的儲能電池、系統集成等雙向延伸,吸引晶科等外來重點企業相繼落戶,合肥呈現出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日趨健全的態勢。
宣城同樣也在搶占產業高地。7月19日,“光伏行業2023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暨2023光伏行業供應鏈發展(宣城)論壇”在宣城市舉辦。
這場首次在北京以外城市舉辦的行業盛會,成為宣城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高歌猛進的最好注腳。
安徽,“追光者”的腳步從未停歇。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新開工光伏制造項目20個,總投資604億元。
截至6月底,光伏電池、組件在建項目產能分別約為150GW、100GW。
安徽省經信廳總經濟師、二級巡視員潘峰表示,當前全球能源革命蓬勃興起,以光伏、新型儲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市場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安徽要搶抓產業發展機遇期,在提前完成《安徽省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預期目標基礎上,接續奮斗、主動作為、乘勢而上,加快打造世界級光伏儲能先進制造業集群。
有陽光的地方難免會有陰影
“雙碳”目標提出后,光伏產業進入超級成長期,行業景氣程度倍增。然而,再寬敞的賽道也容不下短時間超大車流的涌入。
當下各路資本涌入光伏產業,帶來產業鏈上下游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這是產業機遇所帶來的投資熱情,也伴生著挑戰。
正如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第十六屆全球綠色能源領袖對話中提到,過去18年,光伏行業建設了約380GW的全產業鏈產能,現在18個月就能建成超過380GW的產能。此時,產業必然會出現供需之間的不平衡,會成為行業的巨大挑戰。
有陽光的地方難免會有陰影。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光伏產業迅速發展,但機遇與挑戰并存,產業鏈、供應鏈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與挑戰。
首先產業過熱,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疊加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其次,國際貿易環境變化,一些國家采取貿易保護政策,對我國的出口產品施加一些限制或進行打壓,影響了全球供應鏈的開放和市場化;再者,光伏產業鏈還有環節受制于部分元器件的影響和原材料,有一些國產化進程需要加快,比如功率半導體及芯片;最后,“光伏+應用”正逐步成型,將迎來快速增長,比如光伏加新能源汽車以及數字能源網等新領域,未來需要新的市場機制、政策法規等。
光伏產業資本驅動為主的時代正在過去,技術驅動為主的時代正在到來。
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生產太陽能光伏組件。趙明 攝
光伏制造業從上游到下游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四個環節。
電池轉換效率決定了光伏發電整體的效率,不同的電池技術對上下游產品有不同的要求。根據硅片襯底不同,晶硅光伏電池分為P型和N型。此前,光伏主流電池使用的是P型硅片;如今,從P型向N型的轉型已經開始。
業內人士坦言,光伏電池技術更迭已進入關鍵節點,更高效的電池已經量產。光伏企業必須選擇一條更高效的技術路線,否則就將被淘汰或被邊緣化。
《安徽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要堅持光伏發電技術創新、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大力推進光伏發電規?;l展。到2025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或發展到2800萬千瓦左右。
“我們將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研究編制支持全省光伏產業發展的接續政策,堅持以創新為動力,以提質擴量增效為目標,以補鏈延鏈強鏈為重點,以場景應用為牽引,以規范有序為保障,推動全省光伏產業創新發展、協同發展、集聚發展、安全發展?!卑不帐〗浶艔d有關負責人說。
加快推進光伏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安徽要以產業集群化發展思路,系統設計、整體推進、發揮優勢、擁抱趨勢,構建光伏儲能現代化產業生態,把光伏儲能產業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中秋國慶假期來臨的前一天,合肥華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生產基地項目首條產線順利進場安裝。
在徐曉華的眼中,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今天,華晟新能源堅持差異化的發展思路,正在奔赴一場“顛覆性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