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主辦的“信·新”品牌高質量發展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中信銀行行長劉成致辭時表示,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建設金融強國需要強大的金融品牌作保障。好的品牌既能促進高質量發展,為持續穩定“高質量”提供保障,又是“高質量”發展的象征,二者相輔相成。
劉成表示,品牌建設是一項長久的系統工程,品牌是時間的朋友,非一日之功,非一力能為。做強做大金融品牌,需要多管齊下,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堅決服從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二是依靠行業合力,多方協同發力;三是依靠金融創新,推動品牌可持續發展;四是積極走向世界,做實金融品牌。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表示,銀行品牌建設關乎銀行的發展方向、質量以及核心競爭力,同時這也是整個金融生態和金融系統發展的重要問題。做好銀行品牌建設,關鍵在于銀行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與客戶共同發展,并做好風險防范。
中信銀行副行長謝志斌認為,品牌建設是基于“真善美”的高級活動。銀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從“真”上理解自身定位,中信銀行作為國有金融機構,要踐行“國之大者”,充分體現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其次要努力成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典范。最后通過致廣大、盡精微的品牌建設做好傳遞和表達工作。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品牌研究所所長王曉樂強調了品牌建設的“長期主義”:宏觀層面上,體現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微觀層面上,需要注意防風險、謀發展。就金融品牌而言,就是在加強聲譽風險管理的同時,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當前對于金融業品牌建設最大的驅動力,來自于全方位優化客戶服務,而中信銀行對此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卓越成績。
論壇還發起了“信新同行”品牌行動倡議,呼應實施金融品牌戰略,完善金融品牌培育發展機制,共同呵護金融品牌成長,培育品牌金融標桿,加強金融品牌經驗交流,傳遞中國金融品牌理念,講好中國金融品牌故事,打造中國金融“百年老店”,不斷增強全球消費者對中國金融的品牌認同,為我國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