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甚至香港、澳門的學生都來合肥研學游?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
如今,一切正在發生。尤其是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青少年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涌入合肥,不為山川美景,只為科創科普。
就在11月16日,北京的400余名高中生走進中國科大、安徽創新館,感受合肥的科創魅力;時間稍稍往前,7月,香港的30名少年在合肥呆了3天,打卡了眾多科技“景點”;4月,“萬人合肥科普游”第二季,萬千學子探尋合肥看得見的“科里科氣”……
春夏秋冬,四季輪轉,合肥科普游熱度不減。大家為何如此鐘情?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文化密碼?
俯瞰安徽創新館。 全媒記者 郭如琦 攝
持續走熱的科普游
無人直升機、自動駕駛車、國產動態存儲芯片……
11月16日,250多名北京高中生走進安徽創新館,2100多件科技感十足的展品,讓參觀的學生目不暇接。
帶隊老師夏凊注意到,一些平日不太愛聽講的學生,到這明顯認真了很多?!捌綍r在課上多是講抽象的理論,這兒‘有圖有真相’,更能吸引學生,”她說,“這么好的資源,‘人滿為患’才好?!?/p>
隨后,一場精彩的科學表演秀更是吸睛。學生們爭相跑上講臺,試吃液氮棉花糖,體驗炫酷火云掌,觀賞神奇空氣泡,看得津津有味,玩得不亦樂乎。
“能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很開心、很自豪?!眳⒂^學生杜同學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這樣的研學團,今年以來,安徽創新館已經接待了14萬人左右?!敖衲晔钇?,平均每天都要接待兩批次研學旅游團,最多一天接待過5000人左右?!痹擆^展覽展示部主管周臘梅說。
市民在安徽創新館內參觀。全媒體記者 郭如琦 攝(資料圖)
跟周臘梅一樣,今年以來,黃永超更忙了??礈柿撕戏恃袑W市場,原本就在本地做景區旅游的他,帶著團隊轉型做了研學游?!?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以往,我們都是把合肥人帶到外地去旅游,現在是把外地人帶到合肥科普游?!弊岦S永超感受愈發深刻的是,合肥的科普市場越來越大,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
不僅是安徽創新館,中國科大、科學島、科技館、科大訊飛、蔚來汽車等,都成為合肥研學游的熱門“景點”。
合肥科技館新館試運行期間,便成為“頂流”,首場壓力測試啟動,1000個開放名額上線短短幾秒便被預約一空。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期間更是一票難求,一天就有5000多人“登島”參與活動。
航拍的合肥市科技館新館。全媒體記者 楊鳳炆 攝
科創、科普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創新一翼已經有口皆碑,另一翼也在蓄勢待發。
7月29日,合肥專門部署了文旅“八個游”的舉措,位列首位的就是科創科普游。
從埋頭搞科創,到“抬頭”搞科普,人氣爆棚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文化密碼?
不再高冷的科創
其實,從市場角度看,熱度高漲的科普游,卷起的其實是一波新的消費潮流。
越來越多人愿意為精神世界“買單”,科創文化需求逐漸成為新的增長點。
而從合肥現實看,正是因為多年潛心科創爆發出的巨大生產力,以及隨之而來的科創名氣匯聚,才能迅速走進大眾視野,脫穎而出。正如被問及為何到肥研學游,“慕名前來”成為高頻答案。
來自合肥師范附小的學生正在第六屆世界聲博會上參加“科普研學游”。韓璐 攝
科創合肥,已名聲在外。
科學島“人造太陽”、云飛路“量子大街”、訊飛星火、蔚來汽車,等等,這些科技成果或科創企業,往往自帶流量,成為合肥的獨特的科創IP。
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還坐落著一批國家級實驗室、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雙一流”大學、新型研發機構……它們散落在全城,卻又在共同訴說著合肥科創文化的起承轉合。
合肥未來大科學城。全媒體記者 張正朋 攝
然而,科技往往蒙著神秘“面紗”,且氣質“高冷”,如何讓人們可望又可及,更好地感受科創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合肥,科普被擺在了與科創同等重要的位置。
市科協科普部部長刁咸文介紹,合肥鼓勵各行業和領域建立科普教育基地或專門科普場所,目前,依托各高校院所、創新企業等已興起200多家科普基地。同時,充分挖掘科普資源,發布“科普地圖”,根據不同科普基地特色,精心策劃了多種科普游線路。
安徽創新館內景。全媒體記者 郭如琦 攝(資料圖)
科技“盆景”星羅棋布,“風景”也變得更加迷人。
在安徽創新館,除了展示大科學裝置等“硬科技”,還引入更多貼近群眾生活的“黑科技”?!霸谥v解展品的同時,我們還會開發課程,配套打造小實驗,更好激發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并學到知識?!敝芘D梅說。
市科技館新館1000余件展品中,50%以上為創新型展品,展教形式相比于老館更為豐富。為了更好滿足公眾科普需求,該館正持續開展意見征集試運行,讓觀眾幫忙“查漏補缺”。
挖掘存量、整合資源、打造品牌……合肥科普游的火熱,也正在讓這座城市的科創文化,被越來越多人看見。
來自杭州的高中生在參觀安徽創新館。
獨特的文化供給
合肥科創文化,是什么?
有人說,它是對科技人才的尊重,對科學家精神的弘揚。確實,合肥專門設立“科技創新日”,引領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
科學島全景。
也有人說,它是對創新的熱忱與專一。無論是科研攻關還是企業成長,一路上都不會感到“孤獨”,城市的支持與陪伴自始至終。是的,2022年,合肥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91%,創歷史新高。
還有許多人在談到科創合肥時,總會脫口而出一個詞:科里科氣。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逼纷x合肥科創文化“這本書”,不同人“讀”出了不同的內涵。
對于夏凊而言,合肥科創文化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皝韯撔吗^之前,以為就是一些聲光電技術的炫技,沒想到這么多高科技產品擺在那,實實在在可以看到?!彼f,在以后的教學中,會把合肥的科創成果介紹給北京學生。
在帶娃參觀科技館的“寶媽娃爸”眼中,合肥科創文化是孩子的“航天風”涂鴉,是父子之間不經意開展的宇宙主題對話,也是更加鼓勵孩子創新的家庭氛圍。
中國航天日航天展上,很多市民在進行未來月球探索VR場景體驗。
如今的合肥,形成了一種獨特現象:青少年創新比賽熱度越來越高。來自市科協的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至今年8月,合肥青少年中已有48人次獲得了全國科技類競賽一等獎。
青少年“競相”創新,源于城市的重視與鼓勵。今年7月1日,隨著《合肥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施行,合肥成為全國首個將“市長獎”寫入地方立法的城市。“基于‘市長獎’的持續開展,合肥將進一步促進科技后備人才成長,夯實創新基礎?!笔锌茀f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8月,2023年宋慶齡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暨第十八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頒獎活動在合肥舉行?!啊螒c齡少年兒童發明獎’是經科技部批準、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少年兒童科技活動獎項,放在合肥頒獎,與合肥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也密不可分?!钡笙涛恼f。
其實,這些也正是合肥科普游大熱的背后,隱藏著的一個最樸素的愿望: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從小感知科技創新,培養科學素養,涵養科創文化,源源不斷地激發出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來自市科協一項數據顯示:2022年,合肥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水平達17.5%,增幅全國第二。那么,當科創的種子埋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合肥人“含科量”又當如何?
11月15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開全省扎實推進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建設大會,明確提出,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努力將我省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合肥科創文化,潤物細無聲。
全媒體記者 葛清政 孟祥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