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收獲季,10月13日至15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農交會以“生態、品牌、開放、創新”為主題,展示全產業鏈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作為省內唯一受邀參展的通信運營商,安徽聯通圍繞“5G+智慧農業”主題,集中展示數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標桿案例和最新實踐成果,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省農業農村廳以及省內相關地市農業農村局領導蒞臨展臺參觀交流。
近年來,安徽聯通以鄉村振興為己任,積極推廣數字化應用,助力農業信息化和鄉村數字化,目前已服務16市、95區縣,累計落地近千個農業信息化項目。其中碭山酥梨產業互聯網平臺暨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代表安徽省參加第六屆數字中國展,是安徽省唯一入選國家網信辦鄉村振興展的數字鄉村項目,并獲工業信息化部主辦舉辦的第六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二等獎;淮北濉溪智慧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獲“中國聯通數字鄉村示范點”稱號。
政企攜手加快“數字皖農”建設
農交會現場,安徽聯通與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安徽聯通黨委書記、總經理韓冰出席并簽約。
雙方本著“政企聯動、服務農業農村、著眼長遠、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全面推進數字安徽建設向鄉村深度延伸,完善鄉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擴大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應用,促進鄉村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加快實現數字化與農業農村經濟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等融合發展,提升農業農村領域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八大能力為鄉村振興賦能添翼
本次農交會,安徽聯通攜數字鄉村、鄉村振興、產業互聯網、高標準農田、三農大數據、智慧畜牧、智慧漁業、全域智慧農業八大能力,展示了安徽聯通在農業信息化領域的突出能力。
在數字鄉村板塊,安徽聯通展示了基于“五網一平臺” 以數字化賦能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果。在鄉村振興板塊,安徽聯通已深耕4502個行政村,服務750.8萬安徽農民,賦能智慧養殖、智慧種植、傳感器設備、農用無人機等應用場景,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在產業互聯網板塊,安徽聯通打造的碭山酥梨產業互聯網平臺項目通過區塊鏈技術應用,從生產、加工、物流、分銷、零售以及認證等6個核心環節,為產品打造了獨一無二“身份證”標識。在高標準農田板塊,安徽聯通承建的淮北濉溪縣濉五溝鎮廟前村高標準農田信息化項目,實現農作物生產全程信息化、智能化、科學化管理,并在廬江、壽縣、謝家集區等多地復制推廣。在智慧漁業板塊,安徽聯通打造的當涂縣螃蟹產業數字化平臺項目,對漁業養殖情況進行全方位監管和管理,全面推進現代漁業建設發展。在全域智慧農業板塊,安徽聯通承建的懷寧縣全域智慧農業項目,通過運用“云、大、物”等技術,實現了藍莓從生長到銷售全過程的智能化管控。平臺服務農戶數25.6萬戶,服務面積超過10萬畝。
幫扶碩果鑄就和美鄉村幸福景
今年的農交會,首次設置了和美鄉村館。步入展館,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展廳,生動展示了全省鄉村休閑旅游與農耕文化以及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金竹坪村是安徽聯通定點幫扶村,今年也入選安徽首批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
安徽聯通持續推進數字鄉村戰略實施,積極承擔23個定點幫扶村和1個聯合幫扶縣的鄉村振興任務,累計派駐駐村幫扶干部33名,持續開展項目幫扶、網絡幫扶、資費幫扶、消費幫扶、公益幫扶等工作。在金竹坪村,安徽聯通充分發揮通信行業優勢,加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移動網絡覆蓋能力。并加大幫扶資金投入,推進金竹坪村“智慧茶園”建設,打造茶文化產、學、研示范基地,為金竹村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翅膀”,為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貢獻力量。
通信保障為盛會護航添彩
為提升農交會客戶感知,安徽聯通合肥市分公司成立專項工作組,提前對農交會開幕式和展會的11個場館4/5G信號進行實地摸測,從“覆蓋、容量、感知”三個維度全面評估網絡質量,場館內已完成4/5G信號全覆蓋。同時,為滿足高人流網絡容量需求,對場館內在的基站累計擴容小區42個,設置1輛應急通信車。展會期間,實施24小時監控網絡運行狀態,確保網絡暢通。
本次通信保障合肥市分公司累計投入保障人員47人次,出動保障車輛8輛,圓滿完成各項通信保障工作,獲得了活動主辦方和廣大市民游客的好評。
下一步,安徽聯通將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持續扎根江淮,以5G+智慧農業為抓手,構建數字鄉村新業態,助力我省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