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世界豐富多彩、五花八門、琳瑯滿目,可謂大千世界蕓蕓眾生”……這是遵義市正安縣安場鎮光明完全小學圖書館收藏的一本名為《闖入生物世界》書中所寫景象。
在這所學校,課外書籍按照年級及類別進行劃分,如一年級啟蒙圖書館、二年級識字圖書館、三年級養成圖書館……學生們在課余時間自由翻閱書籍,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開闊視野,享受其中的快樂。
光明完全小學學生們徜徉知識海洋
9月14日,北京恒昌公益基金會(簡稱:恒昌公益)攜手新浪揚帆公益基金、志愿者及“云杉大使”們等開展“金秋助學 共憶崢嶸”主題志愿服務,在光明完全小學孩子們的簇擁下正式揭牌了第二所“云杉校園”,同時捐贈50,000元成立首間“云杉音樂教室”,在萬物恬靜而美好的金秋九月為孩子們送上了一份暖意。
恒昌公益第二所“云杉校園”揭牌儀式現場
教育是民族復興最重要的基礎事業,尤其是鄉村教育更是關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命題。涓涓細流匯成海,點點纖塵積就山。在以愛心助學托舉祖國未來的理念指引下,恒昌公益身上展現的責任感,恰恰是一個公益品牌創造長期價值最需要的初心。
而遵義,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浴血奮戰的豐功偉績凝練之所,不僅僅是文化的一座豐碑,也是學子的精神寄托。
一、金秋助學,彰顯鄉村振興初心
“云杉校園”是由恒昌公益2023年發起的重點助學項目,以為鄉村孩子美好未來創建平等教育條件為宗旨,通過聯手優質公益組織,以期推動偏遠地區教育發展,助力平等教育實現。
而此次第二所“云杉校園”在貴州遵義揭牌是繼2023年2月在云南揭牌首所“云杉校園”后的又一次全新突破,既標志著恒昌公益助學邊界得到進一步拓展,又體現自身公益理念進一步深化,意義非凡。
位于貴州省遵義市東北部的正安縣素有“吉他之鄉”美稱,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從2013年開始發展吉他產業,并建設吉他產業園,每年生產數百萬把吉他遠銷海內外,帶動就業近1.5萬人。正安縣的產業園區吸引了大量周邊村鎮的務工人員,這些務工人員便將子女送到就近的學校讀書。
其中,安場鎮光明完全小學是正安縣最大的一所村級小學,學校因教學質量優良,除本片區學生外,還聚集了附近5、6個鄉鎮的外來務工子女,學校學生數量也隨之逐年上升,原來的教學設施設備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恒昌公益啟動“金秋助學”捐贈活動,將第二所“云杉校園”落地正安縣安場鎮光明完全小學,成立了首間“云杉音樂教室”,讓學生徜徉知識海洋的同時,也得以豐富精神世界。
不僅如此,恒昌公益志愿者還為五年級的學生帶來了三節意義非凡的“云杉課堂”:音樂課、趣味漢字課、人生規劃課。在艱苦奮斗的精神薪火代代相傳的希冀下,這場有意義的公益行動對孩子們的鼓舞作用超乎想象。
通過一系列課程,志愿者不僅為學生們帶來豐富多彩的知識傳播,更是帶領他們畫下自己的人生愿景圖,以鼓勵所有學生早日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勇敢追逐自己的人生夢想,長大后為國家發展和家鄉建設作出貢獻。
“云杉校園”學生代表深切感言表示:“感謝恒昌公益的慷慨解囊,你們為我們帶來了嶄新的音樂器材、教學設備,讓我們去探究美妙動聽的世界,使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涌著一股暖流,你們愛心助學的高尚行為也將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鼓勵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勇往直前,立志以優異成績回報所有關心和幫助我們的人?!?/p>
恒昌公益代表在致辭中也說到,此次來到正安縣安場鎮光明完全小學參與揭牌第二所“云杉校園”,一方面是落實“云杉校園”計劃,另一方面也是帶領恒昌公益團隊及志愿者在貴州遵義這座紅色精神的傳承之地學習和感受,同時他也期望光明完全小學的學生們在革命圣地紅色精神的熏陶下好好學習,將來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不難發現,恒昌公益在革命老區發起的“金秋助學 共憶崢嶸”公益行動,就如恒昌公益負責人所言,僅是想以微薄之力,在中國的地圖上栽下一棵棵小樹苗。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進來,灌木成林,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命題里,這些小樹苗如同燃起的一盞盞微弱的燈光,就可以為那些渴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走出大山,壯志凌云的孩子們照亮夢想的天空。
可以說,恒昌公益把握住了根植于血脈中的國民情緒社會價值,從而用這樣一場符合中國文化傳統、擁有美好寓意的公益行動,幫助革命老區的寒門學子揚帆筑夢,以愛心助學托舉祖國未來。恒昌公益展現出的先行示范效應,以溫度浸潤人心,打下了難以被時間磨滅的深刻烙印。
二、堅持長期播撒公益之種,與社會和諧共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公益之路,重在堅持。
公益助學,本質上只是恒昌公益事業的一個縮影。作為公益事業的長期踐行者,恒昌的公益足跡就像它自身馬不停蹄開啟每一段新的公益旅程一樣,走遍了各個角落。而這些行動背后,都是一個個重大社會議題和許多需要幫助的寒門學子。
恒昌公益關注的不僅僅有兒童,還有大齡孩子的長遠發展,此類案例不勝枚舉。就在今年8月,恒昌公益為考入四川農業大學的涼山彝族寒門學子捐贈5000元獎學金及人生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助力寒門學子勇敢逐夢。
自2019年成立以來,恒昌公益就立足助學領域持續深耕,通過組織開展多項公益計劃,為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推動平等教育實現作出應有貢獻。恒昌公益送去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饋贈和精神上的鼓舞,更是一扇通向未來、通向廣闊教育天地的窗口。而這樣的公益善舉要堅持下來,對其投入的決心和實力都是不小的考驗。
為此,恒昌公益一方面通過公益基金等方式,對長期議題樹立長期投入意識,通過點滴進步累積成對教育、對公眾、對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的成果;一方面著眼公益長遠發展,將教育助學精神、公益戰略和偏遠地區教育資源需求結合,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可持續公益。
在此指引下,恒昌公益深知鄉村教育振興的重要性,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科技創新人才,始終將“關注山區莘莘學子成長、為國家輸送人才”作為助學項目的初衷,為此不斷豐富公益助學實踐,以公益助學托舉祖國未來,為國家鄉村振興培養接班人。
2023年2月,為響應國家戰略,促進平等教育,恒昌公益聯手香巴拉公益向綠春縣??祖偲仆咝W捐贈近10萬元,揭牌首所“云杉校園”,實地支持鄉村教育數字化實踐。今年“99公益日”期間,恒昌公益向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烏蘭花鎮第五小學捐贈5臺電腦,幫助當地學生夢想起航。
可見,在眾多公益實踐中,恒昌公益的公益助困、助學理念都顯示出獨特的長期價值和借鑒意義,更體現出恒昌公益始終踐行鄉村振興的堅定決心。
結束語
從這次“金秋助學 共憶崢嶸”志愿服務行動,到此前遍布多個地區、惠及不同年齡段孩子們的公益行動,不難看出,恒昌公益真正將助學幫扶做成了一項長期事業,并持續為之探索有效舉措。公益和愛心,已經成為恒昌公益DNA的一部分。
去年,重要報告提出,在增進民生福祉等目標的指引下,要“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基金會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每一個社會參與主體更需要去思考與社會的共生問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梢灶A見的是,恒昌公益將再接再厲、持之以恒,在助學道路上繼續續寫民企擔當,幫助孩子們獲得平等教育的同時,拓展公益事業邊界,在“助醫、助困、助學”的初衷里行穩致遠。
公益之路,一步一個腳印,恒昌公益的付出也是在兌現自身價值。作為承載公益推動和社會教育責任的機構,恒昌公益與社會、與公眾站在一起,成就了基業長青。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