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引江濟淮東淝河船閘位于淮南市壽縣八公山鄉東淝河與淮河交匯處,包含已通航的復線船閘和正在建設的一線船閘改造工程(二期工程)。
東淝河船閘是江水入淮的必經之路,是江淮運河的“北大門”,也是船只進入淮河的最后一道閘。這里處于引江濟淮江淮溝通段的末端,被稱為引江濟淮的鳳尾工程,長江水經過350里的長途跋涉后,會在這里匯入淮河。
東淝河船閘
今年8月16日,東淝河復線船閘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引江濟淮工程江淮溝通段試運行通航。
據引江濟淮淮南建管處副處長呂朝輝介紹稱,正在建設的一線船閘改造工程(二期工程)預計明年6月份完工,年單向過閘貨運量可達3031.9萬噸,雙線船閘年貨運量將合計5700多萬噸,設計年通過能力居“八大樞紐”之首。
江淮牽手,千年夢圓,使得淮河明珠古城壽縣也借此實現了通江達海,加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不斷推進航運交通、現代物流、文化旅游踏上新臺階。
據壽縣文旅局副局長謝欣然介紹稱,壽縣正結合引江濟淮工程,推動旅游產業全面升級,將引江濟淮生態廊道與全域旅游和創5A景區相結合。結合引江濟淮工程,壽縣進行了百里畫廊規劃,在引江濟淮壽縣段93.45公里沿線實施生態復綠補綠增綠行動、建設環瓦埠湖旅游大道,沿運河沿岸建設九廊九大風景廊道。規劃的百里畫廊沿瓦埠湖和東淝河南北綿延百余里,其間湖灣眾多,將充分利用湖灣處的局部小氣候優勢,進行環湖灣片狀景觀的營造?!皣@引江濟淮工程,沿著瓦埠湖一直到古城,沿途設計了29個文旅項目和兩個旅游碼頭,涵蓋了沿線所有鄉鎮,過路游客在水陸都可以欣賞到壽縣美景?!保ㄓ浾?汪應智)
壽縣楚文化博物館
壽縣楚文化博物館
壽縣楚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