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隨著網絡社交、在線購物等不斷發展,在虛擬空間產生的電信網絡詐騙也日益變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已成為當前發案最高、造成損失最大、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犯罪。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是保護群眾財產安全的需要,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需要。為加大反電詐宣傳力度,提升廣大群眾風險防范意識,中國工商銀行合肥科技支行一直致力于推動金融知識普及工作,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近日,工行合肥科技支行營業室聯合安徽警官職業學院,走進校園,為校園師生開展了反電詐宣傳的專題講座。在活動現場,該行工作人員利用生動案例講解、觀看視頻素材,發放宣傳材料向在場師生展示多種新型詐騙方式。尤其是對于尚在校園的青年學生,工作人員從校內校外兩方面梳理常見詐騙手段:利用返現利益誘惑刷單、誘騙出借出租銀行卡賬戶、虛假殺豬盤交易,校園網貸等。宣講人員通過對真實案例的分析和現場演示,就如何識別及防范技巧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講解,警示大家始終堅持“三不”原則,保護好自身生命財產安全:一是不輕易相信對方花言巧語、二是不透露個人信息,尤其是銀行卡號和密碼此類敏感信息、三是不輕易向未經核實的陌生賬號轉賬匯款。遇到上述可疑情況,要及時報告公安機關,與銀行進行聯系,切勿貿然行動。
“沒想到除了在社會上,在學校里也會有這么多新型詐騙方式,我們要時刻警醒電信詐騙,不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本賹W院的同學說道。在場師生紛紛表示,此次普及講座受益匪淺,會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加強自我防范,繃緊安全之弦。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反電詐工作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一刻也不容懈怠。無論是強化打擊、堅決遏制電詐犯罪,還是有針對性地開展反電詐宣傳,都需要不斷創新治理思路與方法。與此同時,也需要創新治本之策,引導廣大群眾擦亮眼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著力營造誠實守信、勤勞致富的良好風氣,努力從源頭上鏟除滋生違法犯罪的土壤,齊心協力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添磚加瓦。(王鵬 黃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