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中國傳統村落】永豐村:離開與歸來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3-09-24 16:46:02

    在風景秀麗的太平湖北岸,永豐村靜靜佇立在此。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永豐鄉,永豐村是黃山區唯一的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首批進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永豐村是文壇巨匠蘇雪林的故鄉。1915年,18歲的蘇雪林“費了無數眼淚、哭泣、哀求、吵鬧”,從這里踏上求學路,考入安慶省立初級女子師范。后來,她的路越走越長,越走越遠,家鄉卻一直在她的夢里。

    在散文《家》中,蘇雪林曾寫道:“家,我并不是沒有。安徽太平嶺下有一座老屋,四周風景,分得相離不遠的黃山的雄奇秀麗,隱居最為相宜……”

    故鄉“嶺下”

    東與涇縣厚岸鄉交界,西與青陽相鄰,南與廣陽鄉接壤,永豐村素有“雞啼狗叫聽三州”之稱。永豐村三面環山,松川溪從村西北至東南呈月牙形將村莊分為東西兩塊,形成天然水口。

    到永豐村那天,一直在落雨。希賢橋、永豐古牌坊群、希范堂、海寧學舍……煙雨迷蒙,云出于岫,人仿佛身處水墨山水畫里。

    今日的永豐行政村由卓村和嶺下村合并而來,村里人以曹、杜、蘇三大姓氏為主。相傳,曹姓是漢相曹參十九世孫曹沛的后人,杜姓為唐代詩人杜荀鶴后裔,蘇姓就是蘇轍的后人。

    蘇雪林是蘇轍第33代后裔。1897年,蘇雪林出生于浙江瑞安,家里五個孩子,她排行第四。因為是女孩,蘇雪林的求學路頗為坎坷,從私塾輟學后,她只能通過叔叔、哥哥帶回來的圖書與報刊,了解正在巨變的世界。

    1914年,父親因工作遷居安慶,經過叔叔再三勸說,蘇雪林得以進入當地一所小學讀書。但很快,她又與母親回到嶺下村,中止了學業。1915年,經過拼命爭取,蘇雪林考入安慶省立初級女子師范,開啟了求學生涯。

    1919年,蘇雪林進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讀書,并因出眾的文學才華逐漸嶄露頭角,“安徽才女蘇梅”的名字在京城盛傳。1921年,蘇雪林赴法留學。1925年春,因母親病危,蘇雪林不得不輟學返回嶺下,陪伴母親,并遵從父母之命,從這里出嫁,嫁給了張寶齡。

    永豐鄉文保員汪家平老人告訴我們,張家原籍江西,舉行婚禮時在村頭租了房子,蘇雪林從村尾嫁到村頭。今天,蘇雪林故居依然保存完好,門前是新塑的蘇雪林像,她依然是年輕時的樣子。

    隔松川溪,蘇雪林故居的對面是海寧學舍。海寧學舍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閣樓式建筑,占地僅有116平方米,小巧精致,樓上樓下均使用磚木砌筑隔間,裝上雕花格子門窗,著實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蘇雪林在永豐時,經常在海寧學社讀書、彈琴、作畫。

    古居悠悠

    永豐村保存有豐富的古建筑,由村西北的高地向東南的低地依次而建,鱗次櫛比,古意猶存。進村不遠就是蘇氏宗祠,三進五開間,高大開闊,氣勢威嚴,但無論是坐南朝北,還是描金彩繪、寢殿樓上伸出的耳房,都與傳統古徽州祠堂風格迥然不同。

    在《我幼小時的宗教環境》一文中,蘇雪林曾憶起蘇氏宗祠?!霸谖夜枢l那個地名‘嶺下’的鄉村,蘇姓族人聚族而居,已歷數百年。村中有一座祖宗祠堂,建筑之壯麗為全村之冠,祠中供奉著蘇氏歷代祖宗的牌位,每年冬至前夕為闔族祭祖之日,牲醴極為豐盛,直到元宵過后,祭禮始告完畢?!?/p>

    祠堂墻壁上,“忠”“孝”“節”“義”四個墨書大字鋒利刺目。汪家平老人告訴我們,舊時祠堂大門平時不開,開門必是要審案,“有理無理,先打二十鞭子”。

    祠堂第三進前有石獅欄桿,鑲嵌著青石浮雕,雕刻著飛禽走獸,姿態各異。在梁上軒下和斜撐雕刻有雙獅戲球、人物故事,為皖南地區僅見。蘇氏宗祠是徽州古祠堂中帶有江淮、淮北地區古建筑文化特點的古建筑,對研究皖南古民居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1917年,永豐嶺下村遭土匪劫掠,縱火焚燒房屋,蘇氏宗祠部分被毀。永豐村走出的徽商巨擘蘇錫眉在短時間內高規格重建,蘇氏宗祠才得以重現輝煌并保存至今。

    永豐村鐘靈毓秀,人才輩出。這里還是清代抗法英雄杜冠英的故鄉,其故居希范堂是永豐村目前保存面積最大的古建筑群,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經的希范堂是一座印璽型宅第,除了前堂后室,還有更樓、后花園等附屬建筑,整棟建筑豪華莊重,是清末建筑精品。

    希范堂處處精致。堂內的斜撐、雀替、梁托上都雕刻著龍鳳、獅子等飛禽走獸和花草圖案。門板上精雕著家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惠者不傾,擇交者不敗……”每一扇門板內容不同,字字句句都是訓誡子孫的警語箴言。踩著狹窄的木梯上二樓,向陽一面,全是雕花木窗。八仙法器、花鳥魚蟲、人物故事……雕工精細,美輪美奐。

    杜冠英不僅勤政愛國,功勛卓著,還為人謙厚,經常周濟貧苦,備受鄉人敬重。他病逝后,魂歸故里,就安葬在希范堂不遠處。

    在永豐村口,復建后的永豐村古牌坊群依山傍水,古樸厚重,是規模僅次于歙縣棠樾古牌坊建筑群的皖南第二大古牌坊群。其中第二座“忠義坊”是光緒年間為表彰嶺下“蘇百萬”蘇成美而建。

    蘇成美是蘇錫眉的祖父,一生不僅經商取得了巨大成功,還樂善好施。賑災、修廟,屢次捐資。每逢有族中子弟外出趕考,他常常資助旅費。

    除了忠義坊,永豐村古牌坊群其余四座牌坊都是節烈坊或貞節坊,均建于清代晚期。不管是“冰清玉潔”還是“流芳千古”“德協坤貞”,背后都是舊時徽州女人的一生凄苦,無限禁錮。

    昨日今日

    行走在永豐村的縱橫阡陌里,腳下是青紅兩色石板鋪就的古道,古宅、古河、古道、古橋相映成趣,從昨天走到今天。

    近年來,黃山區不斷加大對永豐村的保護力度,在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上不斷探索。隨著“百村千幢”、“徽?!惫こ毯兔篮绵l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蘇氏宗祠、希范堂、五福廟、海寧學舍等古建筑煥發新生。

    黃山市黃山區文物事務中心主任周洋介紹,近年來黃山區整合永豐村名人故居、徽商、傳統建筑等文化資源,整治村莊、河道,恢復半月塘,維修五福廟,重樹牌坊群,新建綠道步廊、廣場、旅游接待設施,規劃建設居民新村。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同時,永豐村綻放出絢麗芳華,吸引了村里的年輕人返鄉,也吸引了更多的外鄉人流連忘返。去年,村里引進了太平湖峽谷漂流項目,連續兩年運營不錯。暑假里,永豐村多了孩子們的歡笑聲,石板古道上,不時有拍照的游客。

    周洋告訴我們,黃山區還啟動了“文保開門”計劃,首批11處文保單位在周末面向社會開放,永豐村海寧學舍、蘇氏宗祠都在開放名單中?!拔磥砦覀冞€計劃逐步延長開放時間,擴大開放范圍,讓更多的游客感受永豐村深厚的文化底蘊?!?/p>

    蘇雪林對故鄉有著深厚的感情,這個她曾經拼命走出的山村后來多次出現在她的作品中。在自傳體小說《棘心》里,蘇雪林曾這樣描述:“我們在嶺頭上便望見我們的家,白粉的照墻,黑漆的大門,四周綠樹環繞,房子像浸在綠海中間……”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她在中國臺灣地區出版《蘇雪林山水》,收入75幅美術精品,筆力之深厚令人驚嘆,畫中的依然是家鄉的風景。

    1998年,102歲的蘇雪林又夢見了母親,回家的念頭愈加強烈。她哀求情同母女的學生:“求求你,帶我回一次家吧?!?/p>

    蘇雪林回家了。1998年5月26日,她經合肥、蕪湖后抵達故鄉永豐村,圓了歸鄉夢。闊別60多年,她受到了家鄉親人的熱情歡迎。文保員汪家平參加了那次接待?!八チ颂K氏宗祠,去看了荊樂堂,海寧學舍,一路流了很多眼淚?!睆奶K氏宗祠出來,家鄉的年輕人用青竹做滑竿,抬起她的輪椅。

    臨走時,蘇雪林告別故鄉的親人:“下次再來!”

    這次是永別。1999年4月,蘇雪林溘然長逝于臺南寓所,留下遺囑,骨灰安葬于永豐村其母墓旁。出走半生的女兒,終于回到了母親身旁。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楊菁菁/文 楊雪嬌/攝)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