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產教融合成果發布暨合作對接洽談會在合肥召開。該活動以“產教融合、科技賦能”為主題,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屬高校、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共同主辦。
會上,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正式發布了《安徽省制造業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報告暨需求目錄(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2022年部省產教融合合作成果和2023年意向性合作項目清單、部屬高校最新科技成果清單和優勢領域科技人才團隊清單、安徽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緊缺人才報告暨需求目錄,并舉行項目簽約和皖企服務云人才服務平臺上線儀式,安徽應流集團、合肥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靈璧縣政府等項目合作單位代表做經驗介紹。
《報告》闡述了全省制造業人才工作成效,指出了我省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短板問題,提出了加強人才招引、突出人才供給、加快技能培育、優化人才環境等對策建議。同時,精準聚焦我省首位產業、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圍繞汽車及零部件、先進光伏、集成電路等18個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產業,統計梳理出緊缺崗位需求320類,展示了緊缺崗位名稱、任職能力要求、主要學科專業來源、緊缺度,為全省各地針對性引進產業人才,加強企業人才梯隊培育提供了參考指引。
皖企服務云人才服務平臺致力于為企業提供特色化、專業化、公益性人才服務,聚焦經營管理人才、科技創新人才、技術技能人才核心需求,已建立政策推送、產才對接、產教融合、雙創競賽、培訓提升等五大板塊,搭建起產業人才供需對接的橋梁。
據悉,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7所部屬“雙一流”高校與我省167家單位達成322個意向性產教融合合作項目,經校企雙方共同努力,有184個項目正式簽訂合同,合同金額總計1.6億元,其中,北京航天航空大學12個、北京理工大學17個、哈爾濱工業大學22個、哈爾濱工程大學9個、西北工業大學20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79項、南京理工大學25個。截至目前,130個項目已完成、54個項目落地實施。
2023年以來,為落實省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簽訂的《產教融合合作協議》,省經信廳與部屬高校建立起常態化溝通渠道,組織企業赴部屬高校開展面對面交流對接,深入了解重點學科設置、科技人才團隊情況及創新成果轉化意向;廣泛征集我省各地方政府、院校、制造業企業產教融合需求,全力協調各方力量,反復磋商合作細節,積極促成項目對接,定期開展任務調度。在部屬各高校、各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下,初步達成意向性合作項目333個,意向性合作金額2.5億元。其中,北京航天航空大學33個、北京理工大學52個、哈爾濱工業大學60個、哈爾濱工程大學23個、西北工業大學33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56個、南京理工大學76個。333個意向性合作項目按類型分,科研成果轉化類32個、產學研合作類245個、人才培養與交流類38個、研發平臺建設類18個。(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