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個!安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立法 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促進條例(草案)》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3-09-20 14:41:53

    9月20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據悉,這是全國首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立法。草案從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際出發,圍繞“首位產業”定位和全力打造創新生態、“智造”生態等“七個生態”要求,對依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行了多項探索創新。

    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天培在關于《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促進條例(草案)》的說明中透露,汽車產業已成為我省優勢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培育招引了奇瑞、蔚來、大眾(安徽)、合肥比亞迪、江淮、合肥長安、漢馬等 7 家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整車企業,全省主要動力電池企業20家、電機企業10家、電控企業8家,2023年1~8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51.5萬輛,占全國的 9.5%。

    “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尚處于加快培育期,零部件產業規模小、核心競爭力弱,一些產品及技術標準尚未定型,后市場尚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需要,產業集聚能力尚需進一步增強?!彼硎?,制定《條例》,是我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率先立法、先行示范的積極實踐和有益探索。有利于進一步強化創新引領,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更大力度服務和保障新能源汽車企業先行先試、創新創造、鍛長補短,更好鞏固擴大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勢。同時,推動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發展,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創新要素便捷高效配置,有利于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首位產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條例(草案)》明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總體要求和推進機制。規定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堅持創新引領、以強促大,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堅持產業協同、開放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需要,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要求,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建立組織保障機制,全力打造創新生態、“智造”生態、服務生態、人才生態、文化生態、資本生態和開放生態,營造“首位產業”良好氛圍。

    鼓勵新技術路線發展,統籌布局加氫基礎設施建設

    《條例(草案)》強化科技創新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動作用。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他組織加強產學研合作,通過組建創新聯合體、創新聯盟、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等方式,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

    《條例(草案)》突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前瞻引領。鼓勵動態競爭,規定允許技術路線明顯不同的多個牽頭單位同時獲得前期立項。鼓勵新技術路線發展,支持開展氫內燃機、甲醇制氫、甲酸制氫、固態電池、碳化硅半導體、滑板底盤等新技術研發應用。    統籌布局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在具備條件的非化工園區開展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試點。

    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條例(草案)》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智造生態。明確“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產業發展導向,有序引導和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秩序,引導各地差異化協同發展,構建“雙核聯動、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專項規劃,根據產業特點和區域優勢統籌規劃產業集群空間布局,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明確產業布局、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化發展升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部門應當建立以質量、績效、貢獻為導向的項目評價制度,允許技術路線明顯不同的多個牽頭單位同時獲得前期立項,在項目周期時間內定期開展考核,根據動態競爭結果給予資助。

    城市公交、國企用車等領域優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條例(草案)》明確要深化新能源汽車場景應用和要素保障。其中,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拓展新能源汽車應用領域。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標,鼓勵在城市公交、出租車、物流配送、環衛、國企用車等領域優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推動在港口、碼頭、工礦企業等固定路線和城市渣土運輸、垃圾清運等場景推廣使用新能源重型卡車,加快老舊車輛報廢更新為新能源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條例(草案)》提出對智能網聯汽車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特定場景示范應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開展智能有序充電、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城市基礎設施與城際智能交通、異構多模式通信網絡融合等綜合示范。

    支持具備條件的設區市爭創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建立面向用戶的基于危險場景和特殊氣象環境的智能汽車測評體系,引導智能汽車技術進步,為消費者提供有效參考。

    選擇車路協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行政區全域開放道路測試、示范應用,支持全國的智能網聯汽車來皖測試。

    探索開展商業化運營試點。支持選擇具備支撐自動駕駛及網聯功能實現的適當路段、區域、時段,供智能網聯汽車開展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并向社會公布,發布安全注意事項等。支持在物流配送、短途接駁、城市公交、環衛作業、養護作業以及高速公路等領域開展智能網聯車輛測試和應用。

    鼓勵具備條件的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建設道路和交通場景仿真模擬平臺,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進行仿真測試和技術驗證。

    按照從低風險等級到高風險等級道路、從簡單類型到復雜類型測試、從低技術等級到高技術等級自動駕駛系統的原則,對智能網聯汽車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完善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

    《條例(草案)》提出完善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鼓勵綜合能源服務站建設,統籌規劃建設車路協同基礎設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的統籌協調。

    優化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加強公路沿線、郊區鄉鎮、老舊小區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際快充網絡,以及停車場(站)等專用充換電站建設。

    支持具備條件的整車企業牽頭制定行業性充換電標準,形成行業標桿作用和示范帶動效應。

    省內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應當接入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鼓勵自用、專用充換電基礎設施接入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提升安全運行水平。鼓勵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建設一批集油、氣、氫、電等多位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具備條件的非化工園區可以開展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試點。

    在統籌規劃建設車路協同基礎設施方面,《條例(草案)》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優先將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納入相關城市道路規劃,促進智能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同時,結合新能源汽車通行需要,統籌規劃、配套建設新能源汽車通用的通信設施、感知設施、計算設施等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