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迎碩果!9月6日,以“推進品牌培育、促進品牌消費、提升品牌形象”為主題的“2023第十屆品牌影響力發展論壇暨成果發布活動”在美麗的鷺島廈門成功舉行。憑借在財富升級的浪潮中,從金融科技向科技金融的成功轉型,恒昌以成熟、穩健的品牌生態榮膺“2023年品牌影響力100強”。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海爾、格力、浪潮集團等知名領軍企業在此次評選中也同時入選百強榜單。

恒昌榮膺“2023品牌影響力100強”
品牌影響力發展論壇暨成果發布活動已經歷時九屆。本屆活動由《發現品牌》欄目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報》集團品牌推廣中心、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工程共同主辦,旨在打造一個“向社會聚焦品牌影響力、提升品牌競爭力、拓展企業市場份額”的平臺,向國內外展示中國品牌影響力建設成果,展示優秀品牌企業,為區域發展方向以及國家支持力度轉移提供重要參考指數。隨著全球化的演進,中國品牌邁向世界的步伐也在加速。剛剛發布的《服務貿易藍皮書》指出,中國要構建多層次“中國服務”品牌體系,形成中國特色服務貿易品牌效應。工信部也明確表示,要在汽車等領域培育和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出席2023恒昌財富論壇·青島站時指出,全球化不會結束,從長遠來看,很多企業或早或晚都要成為跨國公司??鐕m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中國經濟在受各種遏制的情況下更需要開放發展,所以,中國企業的“提前跨國化”,將為中國“世界工廠”,開辟更大的“世界市場”。
恒昌獲“2023品牌影響力100強”榮譽證書
在此次評選中,主辦方把品牌發展潛力、未來可能的品牌投入變量等更多因素加入考量范疇。同時,結合品牌文化承載性、質量和服務水平、創新引領性、品牌穩定度、品牌領導力、客戶關系強度等多個維度和細分指標,進行品牌價值定量分析,對入圍的企業層層把關。評選委員會還采用網絡輿情監測、大數據、云計算等客觀評價方式編制《2023品牌影響力輿情監測成果報告》,報告以優秀品牌案例形式,著重推介在新時代品牌建設過程中,涌現出的優秀企業與單位。此次榮膺“2023年品牌影響力100強”,表明恒昌在轉型創新、社會責任擔當、行業競爭力、品牌形象等方面展示出的高水準得到廣泛認可,也為樹立行業標桿品牌起到了引領作用。黨的重要會議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品牌正迎來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大浪淘沙沙去盡,沙盡之時見真金。恒昌創業12載,順應中國經濟發展“大勢”,從數字普惠金融走向財富管理,從數字化走向數智融合。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恒昌牢牢把握客戶的財富管理及家族傳承需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建立了高質量、多元化、國際化的客戶服務體系,成為新時代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引領品牌。緊緊扣住時代的發展脈搏,面對挑戰勇毅前行,積極轉型,在新的變化中尋找機遇,在新的機遇中創造價值,最終把價值再回饋于社會。真金永不懼火煉,百煉成金始為善。恒昌始終秉承商業向善的理念,本著“恒以致遠,昌盛中華”的座右銘,在創始人兼CEO秦洪濤先生的帶領下,歷經12載穩健發展,順勢而為,成為大眾有目共睹的中國本土品牌。恒昌也先后獲評“2018、2019北京民營企業百強榜”等稱號。與時俱進踏風浪,守正創新立潮頭。在數字科技領域,恒昌加快數字化發展步伐,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作為核心驅動力,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將科技創新技術應用于各個行業,建立起了靈活的數字化金融服務體系和數字安全體系,全面提升數字服務水平,推動服務提質增效。 理念拓展傳四方,引領行業共成長。恒昌將ESG理念內化為企業文化,使其成為一種內生動力,在促進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為更多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恒昌持續為弱勢群體、欠發達地區的兒童提供關愛和幫助。先后惠及多個困難地區,使當地居民安居樂業,幫助許多兒童腸道重疾患兒及其家庭擺脫疾病的痛苦。此外,捐資助學成立了兩所“云杉校園”旨在響應鄉村振興號召。天南地北覓知音,良朋益友同路人。恒昌依托“恒友匯”,組織客戶參訪合作伙伴,互相交流經驗,并舉辦恒昌財富論壇,攜手知名經濟學家和創投大咖,審時度勢,探究中國及全球經濟發展新機遇。創始人兼CEO秦洪濤先生曾在2023恒昌財富論壇上公開表示,未來十年是恒昌承上啟下的黃金十年。恒昌將繼續踐行民企擔當,加速財富升級與數字化轉型步伐,緊跟國家戰略,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助推“中國夢”。砥礪前行十二載,日拱一卒達千里。在過去的12年,恒昌在風雨中奔跑,不斷筑牢根基,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未來,恒昌將繼續篤定前行,承擔新時代的社會責任與使命,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貢獻民企力量。[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