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強化科研人員倫理意識。日前,安徽省衛健委、安徽省科學技術廳等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貫徹落實〈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實施方案》(以下稱《方案》),我省將健全醫學研究倫理制度,制定省級醫學倫理審查地方標準,規范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倫理審查管理,堅守倫理底線。
《方案》表明,我省將加強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倫理治理體系建設,規范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倫理審查管理,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維護人格尊嚴、尊重和保護研究參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健康發展。
我省將完善倫理審查管理機制,成立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健全機構倫理審查委員會,強化科研人員倫理意識。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完善安徽省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為衛生健康、教育等部門開展倫理審查及其監督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根據要求,開展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機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機構是倫理審查工作的管理責任主體,應當設立倫理審查委員會并登記備案。全省三甲醫院應當設立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辦公室。
我省將結合實際,制定省級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工作規范或技術標準。開展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機構應當在倫理審查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進行備案,并在國家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上傳信息。
《方案》要求,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應當由本機構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批準方可實施,未設立倫理審查委員會或倫理審查委員會無法勝任審查需要的機構,可以書面形式委托有能力的機構倫理審查委員會開展倫理審查。
我省還將探索醫學研究倫理審查互認。探索建立我省多中心臨床研究的倫理審查協作機制,確保各機構遵循一致性和及時性原則。牽頭機構應及時組織倫理審查,在受理后20天內出具倫理審查意見。
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倫理審查委員會、研究者涉嫌倫理違規行為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和處分,其他機構按照行政隸屬關系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處理。(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