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8月25日召開的“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省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堅持產業互補、互惠互利原則,主動參與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推動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融合貫通,共保長三角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柯文斌介紹,長三角地區制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協作緊密,是構建國內大循環、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支撐,也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我省將以“先進制造業集群”為主抓手,圍繞我省汽車“首位產業”和光伏儲能、新型顯示、智能家電等優勢領域,聯動滬蘇浙,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力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出一批高端產品、形成一批中國標準,實現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科技創新更加緊密融合、資源利用更趨集約高效。
以“數字化轉型”為主引擎,我省將在今年學習借鑒浙江省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引領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經驗,提請省政府出臺“以數字化引領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實施方案和支持政策”基礎上,再向滬蘇浙學習轉化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具體政策舉措。同時,面向滬蘇浙引進一批優質服務商資源,更好賦能我省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以“產業鏈合作”為主渠道,我省將進一步完善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機制,面向滬蘇浙開展產業鏈供需和要素對接“百場萬企”活動,促進長三角地區企業訂單擴量添新。全力辦好世界制造業大會,深化十大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加大重大項目招引力度,確保大會簽約項目中滬蘇浙項目數占比超40%。
全面對照學習滬蘇浙,我省還將大力實施“新徽商”培訓工程,每年組織200名優秀企業家赴滬蘇浙體悟實訓,學習先進理念,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發展質效,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