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步伐不會被夏季的熱浪阻擋,在鄉村的土地上邁地更加堅定有力。8月上旬,來自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阜陽市阜南縣王家壩鎮開展主題為“鄉村振興,就業先行”的實踐活動?;顒悠陂g實踐團隊來到紅亮箱包有限公司內參觀學習,對當地脫貧再就業的村民進行采訪,體驗王家壩就業幫扶的工作內容,對鄉村振興的理解更加深刻。
通過采訪,實踐團隊得知在王家壩就業驛站內有許多附近的村民會在農閑時節來此工作上班,可以多賺點錢補貼家用?!翱春煤⒆庸芎锰?,一天能掙百十元?!避囬g里,這行紅色標語格外引人注目。實踐隊員發現其中的“百”字是單獨貼上去的。了解后才得知,隨著訂單的增加,現在大家的收入也逐年看漲,不再是過去的一天掙幾十元,而是百十元。隨后實踐隊員在工廠內阿姨的指導下體驗真實的生產工作,并學習箱包制作工藝。阿姨的耐心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給團隊成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圖為紅亮箱包內的標語
圖為隊員采訪工廠內的工人
圖為成員幫助工廠內的工人卸載貨物
圖為隊員學習箱包生產技術
鄉村振興離不開實現群眾充分就業。近年來,王家壩廣泛開展就業促進活動,紅亮箱包不僅是一家小微企業,也是王家壩就業幫扶事業的重要力量。從起初的十來名工人,到如今的近150人;在當地,紅亮箱包已然蛻變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明星企業。員工中曾是貧困戶的有60多人,如今已全部脫貧。在原有工資的基礎上,工廠還給予家庭困難的就業人員每人每月500元的補貼。
本次實踐活動的進行,不僅讓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了王家壩在就業幫扶事業上做出的努力和成就,而且深刻意識到群眾就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不可或缺性。在之后的活動中實踐團將繼續走進鄉村,走進生產車間,探索鄉村振興的奧秘。(趙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