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召開的2023年上半年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額922.2億元,其中出口716.7億元、同比增長18.4%,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出口平均增幅14.7個、3.9個百分點;實際使用外資3.7億美元、同比增長2.3倍;新增注冊企業1.1萬家、同比增長26.9%,高于全省增幅3個百分點;全區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24.4%的進出口額、30.9%的實際使用外資,有力有效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六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建設近三年來,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累計探索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62項,其中6項制度創新成果被國家層面復制推廣。
六項成果分別是:6月24日,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在全國范圍及特定區域復制推廣的24項改革事項,合肥片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創新”“科創企業信用(信用貸)票據融資新模式”、蕪湖片區“動產(供應鏈票據)質押融資業務模式” 3項改革事項入選。
7月18日,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簡報刊發蕪湖片區“探索打造長江航運綜合服務新模式”供各地借鑒推廣。另外,國家相關部委先后在全國復制推廣“‘一網通’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體系”和“蕪湖港智慧港口建設”2項案例。
上半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39.4%
上半年,新增境外世界500強——渣打銀行落戶合肥,德國大眾投資10億歐元設立本土之外全球最大的大眾汽車科創中心,美國康寧、法國圣戈班等一批存量企業持續擴大在皖投資。安徽自貿區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34.7%,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96.2%。
同時,安徽自貿區鼓勵創新、綠色、高附加值產品開拓國際市場,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新三樣”出口219.3億元、增長51.7%,帶動全省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25.7%、占出口總值的68%。支持跨境電商退貨中心倉業務發展,探索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零售進口“退貨商品+區塊鏈輔助管理”模式,有效提升跨境電商消費體驗。上半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39.4%。
此外,安徽自貿區開通全省首條第五航權國際貨運航線,合肥國際全貨機航線增至6條。上半年,合肥中歐班列新增32個新站點,覆蓋范圍擴展至18個國家122個站點城市;開行594列、同比增長32.59%,帶動全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增長26.8%。
搭建全國首個國家標準醫?!熬€上購藥”平臺
上半年,安徽自貿區獲批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試點,推行無形資產融資租賃新模式,有效緩解科技初創企業融資難題。探索新型種子基金支持科創成果轉化模式,構建全周期、差異化的基金投資體系,打造基金“叢林”。拓展RCEP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功能,成立私募投資基金服務中心,為私募基金提供“募投管退”的全鏈條服務。落地全省首個“綠創組合貸款”,實現金融支持綠色創新合作領域的突破。推行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生態擔保新模式,落地全國首單“秸稈利用項目一攬子保險”,為秸桿收儲加工企業提供80%比例融資擔保。
同時,安徽自貿區開展行政審批“極簡化”試點,做到同類事項平均承諾辦理時限全國最短。建立量子技術發明專利審批“綠色通道”,為量子產業創新主體提供審查、確權、維權等知識產權綜合服務,授權周期縮短85%以上。推行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為境外非居民納稅人提供直接使用人民幣跨境繳納稅款的便利。
為民服務創新方面,安徽自貿區搭建了全國首個國家標準醫?!熬€上購藥”平臺(合肥醫保醫藥服務平臺),實現醫?!百徦?結算”全流程線上辦結。建設“報表通”平臺,以數據自動填充代替人工填報,用大數據為基層松綁減負。試點開展公立醫院國際門診、推進國際學校建設,探索外籍人才隨行配偶及家屬就業便利化試點,努力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