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國家開放大學是有別于大中專院校以外的一個獨立的人才培養體系,主要面向成人提供在職的線上教育,學校原名叫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比起開放大學,顯然“電大”這個稱呼更加廣為人知。開放大學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遠程教育模式,另一種是混合教育模式。遠程教育模式是指學生通過網絡、廠播、電視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而混合教育模式是指學生在校園內和線上進行學習,同時還可以通過線下實踐、社交等方式進行學習。從辦學的空間跨度看,開放大學可謂是覆蓋最廣的單一大學了,目前由1個總部和45分部構成,也就是所常見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省市級開放大學。
從近兩年幾所開放大學發布的五年發展規劃看,都把數字化轉型、優質師資力量引進列為重點工作,從本質上看就是要解決教學方式創新和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云視圖研團隊認為,全息遠程互動教學技術,與國家開放大學的辦學模式和授課方式具有非常好的契合點。國家開放大學以線上遠程授課為主,線下集中面授學習為輔,學生報名入學的目的可能大多以學歷提升為主,如果從實際學習效果來看,線上為主的學習方式,轉化率可能不盡如人意。不過以國家開放大學覆蓋全國、全社會的辦學格局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設計想必也是在空間條件不足、師資不足背景下的折中辦法。云視圖研的全息教學,也是基于網絡傳輸技術的遠程教學方式,不過與傳統網絡教學不同的是,全息教學帶給了課堂“超時空”的體驗,通過立體光學成像系統,即使老師遠在千里之外,而從學生的視角中看老師仿佛就在講臺前方,比起單純的網絡播講+小屏播放,全息課堂帶來的教學互動性和知識轉化率,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可以大膽設想,如果開放大學的教學嫁接了云視圖研全息教學系統,只需要在各地的開放大學分布部署2-3間全息教室,北京本部的教師們便可跨越千里,虛擬“穿越”到各地去實時講課,各地的優秀老師也可以開展相互交叉授課,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線上教學網絡,又能大幅的提升教學效果,同時即使在優質師資緊缺的情況下,采用全息遠程教學的方式,實現一對多的同步教學,師資的擴散面也可以得到倍數的放大,師資少也依然能辦“大事”。
作為國內全息教室建設技術標準的提出單位,云視圖研的全息教學系統目前已經在國內部分一流高校中得以成功應用,虛擬與現實融合、裸眼立體的互動教學新方式引起了教育裝備領域的廣泛關注。云視圖研的超時空全息教學技術是否能為開放大學的數字化辦學和教學創新帶來新的解題思路,確實值得行業內專家們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