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島"在腫瘤早篩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來源:合肥在線-合肥晚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3-06-20 09:20:43

    6月19日,記者從合肥“科學島”——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楊武林研究員課題組在腫瘤早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開發出了一種用于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篩查和監測的新技術。

    宮頸癌位居全球女性常見惡性癌癥的第二位,其中,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因素。HPV持續感染誘導的上皮細胞內瘤病變是一種癌前病變,可進展至浸潤癌。

    當前,臨床主要依靠宮頸細胞學,包括巴氏涂片、薄層細胞學TCT檢測等技術,實現宮頸癌以及癌前病變篩查。病理醫生通過顯微鏡,對脫落細胞涂片中成千上萬的細胞逐個肉眼觀察,辨別可能病變的細胞,但相關工作嚴重依賴個人經驗且費時費力。而且生理炎癥刺激下的細胞會發生形態變化,與病變細胞類似,難以避免誤診發生。

    合肥研究院科研人員介紹,在此基礎上,改進的方法是應用P16蛋白免疫標記病變細胞,簡化了病變細胞鑒別流程,但P16在早期宮頸癌前病變細胞的檢測方面準確率很差。尋找新型宮頸癌前病變階段的標志物可彌補并完善以上篩查技術的不足。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團隊利用基因芯片數據結合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細胞化學等實驗手段,從大量的差異表達基因中篩選出優勢候選標志物,并在宮頸組織以及宮頸脫落細胞中對候選標志物進行了驗證。

    免疫組織化學結果表明,相對于陰性標記的正常細胞,優勢候選標志物HMGB3可以有效標記不同病理分期的病變細胞。而且對于宮頸癌前病變最早期——上皮內瘤變CIN1期,HMGB3標記陽性率達到95%以上,遠高于傳統標志物P16的33%陽性標記率。

    同時,免疫細胞化學實驗也驗證了HMGB3染色對宮頸脫落細胞樣本中病變細胞的標記能力和病理階段分層能力,可實現簡便的細胞學檢查。因此,此次研究發現并開發的基于HMGB3標志物的相關免疫標記技術,將有望作為新一代病理診斷手段,應用于宮頸癌前病變的篩查。

    (合報科學+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暢司晨)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