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順利送入太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開啟。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入軌后,于5月30日16時29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
此次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任務中,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首次齊登場,火箭飛船“再升級”。整個飛行任務有何看點?未來,選拔新一批航天員、啟動實施載人登月還有哪些值得期待?
[看點一]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首次齊登場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今年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我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作為該階段迎來的首個乘組,神舟十六號乘組在尚未“出發”時就受到廣泛關注。
“神舟十六號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敝袊d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景海鵬先后參加過神舟七號、九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朱楊柱和桂海潮都是首次飛行。
神舟十六號乘組的特點可以用“全”“新”“多”來概括。
“全”:首次包含“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三個航天員類型。
“新”: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首次飛行。
“多”:航天員景海鵬是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成為中國目前為止“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p>
航天駕駛員景海鵬和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來自航天員大隊,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載荷專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名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科學、航天工程等領域受過專業訓練,具有豐富操作經驗。
[看點二] 火箭飛船“再升級” 交會對接“有難度”
執行本次發射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我國現役唯一一型載人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率達100%。
“高可靠、高安全”是載人火箭始終不變的追求。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主任設計師常武權介紹,本發火箭相比上一發火箭,共有20項技術狀態變化。研制團隊重點圍繞冗余度提升和工藝改進,持續提升火箭的可靠性。
研制團隊在確保發射可靠性的前提下,通過調整測試順序、并行工作、整合測試項目等措施,不斷優化發射場流程。目前,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一備一”發射場流程已從空間站建造初期的49天壓縮至35天。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作為航天員實現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共有14個分系統,是我國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嚴苛的航天器。
發射入軌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采取徑向對接的方式與空間站進行交會對接,??坑诳臻g站核心艙的徑向端口。這是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在空間站三艙“T”字構型下實施的首次徑向交會對接任務,相較于以往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交會對接,有著不一樣的難度。
此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徑向??靠臻g站,飛船的對接目標為47噸級,而本次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與90噸級的空間站組合體進行徑向交會對接。作為載人天地往返的關鍵核心產品,對接機構將再次面臨與多構型、大噸位、大偏心對接目標的捕獲、緩沖、剛性連接等全新挑戰。
空間站組合體尺寸的增大使得飛船和空間站組合體的發動機工作時,羽流間的相互影響相比以往發射和對接任務的情況變得更加復雜。對于這一問題,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自主研發的神舟飛船GNC系統在發動機分組使用和控制方法上進行優化,并通過地面的仿真計算加以驗證,確保任務成功。
[看點三]
首展國際繪畫作品
計劃2030年前登月
順利對接后,神舟十六號乘組將開展哪些工作?
“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將常態化實施乘組輪換和貨運補給任務,乘組的在軌工作安排也趨于常態化?!绷治鲝姳硎?主要有駕乘載人飛船交會對接和返回、對空間站組合體平臺的照料、乘組自身健康管理等6大類任務。
而具體到神舟十六號任務,將迎來2次對接和撤離返回,即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的再對接和撤離,以及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對接。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也將繼續開展,讓載人航天再次走進中小學生課堂。
“這次飛行任務中安排了一項特殊而有意義的活動,就是在中國空間站首次展示國際繪畫作品?!本昂yi說。這些作品是來自10個非洲國家青少年朋友獲得“天和獎”的優秀作品。
近期,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林西強介紹,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
新華社酒泉5月3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