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安徽長豐:從貧困縣邁進百強縣,華麗轉身迎來好“豐”景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陳衛華 分享到 2023-05-29 20:45:20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5月29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安徽主題采訪團走進位于合肥市長豐縣的比亞迪汽車生產基地,靈活的機械臂正在有條不紊地作業,滿載零部件的拖車在產區間來回穿梭,工人熟練嚴謹地檢查調試。經過沖壓、焊接、涂裝、總裝等工藝流程后,一臺臺嶄新的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線。

    落戶長豐縣的比亞迪合肥基地車來車往 周杰/攝

    2021年,比亞迪與合肥“一拍即合”,一期項目從談判到簽約僅用時23天,從簽約到開工用時42天,280天建成280萬平方米,不到10個月整車下線、5個月產值過百億,再一次刷新“合肥速度”。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是長豐縣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長豐縣聚焦“強縣、富民、善治”,拉高標桿、奮勇爭先,實干開路、實績說話,實現了“擺脫貧困、進位百強、沖刺千億、邁向共富”的高質量發展。從“貧困”到“百強”,是長豐發展最具辨識度的特質。全縣上下堅定“一心謀發展、一業定乾坤、一招走天下、一路向南干”(“業”指工業、“招”指招商,“南”指與市俱進),2012年脫貧摘帽,2016年從全國唯一的省會城市下轄國家級貧困縣躋身全國百強,六年連續進位,2022年居全國百強73位、長三角“兩線一域”152個縣市第40位。

    多彩長豐醉人心 許暉/攝

    長豐縣牢牢抓住“兩個要害”引領“農業強縣”,開創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局面。該縣緊抓耕地、種子“兩個要害”,集成“種子、智慧農業、合成生物、菌物”,助力“種業之都”,以市場化、產業化思維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將糧食飯碗端得更牢,糧食穩產65萬噸,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87%,高于全國、全省、全市水平,“全程機械化+農事服務中心”先后得到省委、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農業生產“大托管”示范入選全省首批、全市唯一。

    長豐縣成為中國草莓之都 張忠建/攝

    長豐縣的空中草莓 張忠建/攝

    此外,長豐縣大力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增值文章,草莓產業實現品牌、產值“雙百億”,草莓全產業鏈入選全國典型。智慧農業谷、中國菌物谷、產業孵化中試城“兩谷一城”加速釋能,解決技術問題、種子問題、成果轉化問題,土壤檢測等117項成果就地轉化,帶動各類經營主體近400個,江淮園藝、國豪種業入列全國種業陣型企業。

    春到“莓都”采摘游  張忠建/攝

    探尋家園之美,應自鄉愁深處體味。長豐縣著力建設和美鄉村,以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為引領,統籌村莊“留改拆”、全域“農文旅”,創建“一鎮一業一典故、一村一品一特色”,打造鄉村“慢生活”,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2022年,青峰嶺、馬郢、北鄉雙河旅游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長豐縣不斷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實施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四鄉工程”,激活老師、老板、老鄉“三老”動能,推廣“紅橋內力、金豐外力、大路合力”三種經驗,244個村居百分之百建成集體經濟強村,平均收入112萬元,收入最高村達1021萬元,率先實現“全局紅”。

    湖畔新城長豐 陳超伍/攝

    回顧從長豐“貧困”到“百強”的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項目為王、發展為要,錨定市委提出的“兩新一示范”目標定位(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示范縣、合肥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新高地,實現全域協調發展新突破),緊扣“一體化、高質量、現代化”三個關鍵詞,建設制造強縣、科創強縣、農業強縣“三個強縣”,推動全域協調、提檔環境品質、構建善治格局,全力沖千億、拼經濟,探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豐路徑。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