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合肥對外發布深空科學城概念性規劃。根據合肥市發布的深空探測(天都)實驗室深空科學城概念性規劃,合肥將打造深空探測綜合性研究基地。合肥市將在近20平方公里的合肥未來大科學城的核心位置,規劃建設一座1.3平方公里的深空科學城,該深空科學城可以至少滿足8000名科學家的工作生活需要。
據合肥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深空科學城將圍繞深空技術、深空科學、深空資源、深空安全四大領域12個研究方向,支撐和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同時,深空科學城將彰顯“科技、安全、生態、國際化”理念,以“深空探測”為主題,營造交互共融的科技綠洲。
該深空科學城將分為八個功能區:科研創新區、科學裝置區、總裝測試區、運行支持區、國際協作區、科普展示區、數據應用區、配套保障區。重點布局大科學裝置,研制建設深空戰略研究與體系中心等核心設施。建設集科學、技術、工程、科普于一體的創新高地。
深空探測(天都)實驗室成立于2021年12月31日,由國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方聯合共建,是面向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和國家航天強國戰略需求,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研究和實施深空探測重大工程的新型研發機構。
近年來,安徽省搶抓空天信息產業發展機遇,依托合肥科技資源優勢,明確合肥市高新區為空天信息產業發展核心區,目前已集聚了中科星圖、天儀研究院、航天宏圖、銀河航天、北方雷科等眾多國內空天信息產業領域優勢企業,空天信息產業鏈初步形成。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常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