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長江岸邊的千里戰線上,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以排山倒海之勢,強渡長江天塹。2023年4月20日是渡江戰役打響74周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渡江戰役紀念館了解到,為紀念渡江戰役打響74周年,渡江戰役紀念館推出廬劇情景劇、專題展覽等系列活動,眾多觀眾參與活動,緬懷革命先烈。
4月20日下午,原創廬劇情景劇《大軍從此過江東》在安徽省徽京劇院上演?!白詈笠话衙?,送去當軍糧;最后一塊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個兒,送軍過大江?!?渡江戰役中,每一名解放軍戰士的身后,至少站著十位支前群眾。長江中下游流傳的民謠,真實描畫了1949年解放戰爭渡江戰役中,百姓踴躍支前,護送解放軍渡江的情境。
據介紹,紅色廬劇情景劇《大軍從此過江東》以渡江戰役的壯麗史詩為背景,以渡江英雄馬毛姐為藝術原型而創作,藝術地再現烽火歲月中血濃于水的軍民魚水情。演出現場,掌聲與淚水同在,一個個鮮活的、無私奉獻的支前民工、“渡江英雄”形象展現在觀眾眼前,激發了大家強烈的情感共鳴。當天,馬毛姐的兩個女兒也親臨現場觀看演出。
今年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勝利70周年。4月20日,由渡江戰役紀念館、抗美援朝紀念館共同主辦的“銘記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歷程專題展覽”在渡江戰役紀念館開展。展覽分為“決策出兵 保衛和平”“運動殲敵 扭轉戰局”“堅守防御 邊打邊談”“偉大勝利 載譽凱旋”四個單元,以生動的照片和文字描述全面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生動展現了志愿軍將士的英雄氣概和不畏強敵的戰斗精神。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開館十年來,渡江戰役紀念館提供講解服務6萬多場,征集文物850余件,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考證出“遺漏”的渡江烈士名單30余條,推出各類線上、線下社會教育活動近400場。今年以來,渡江戰役紀念館再次迎來參觀高峰,截至今年4月初,渡江戰役紀念館參觀總量突破1000萬人次。
(通訊員 張秋紅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