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種子編進繩子里,進行田間播種。這樣的“黑科技”你見過嗎?4月20日,記者從合肥蜀山區獲悉,該區在全省率先將種子繩編技術運用于水稻試驗,此舉不僅解決水稻移栽用工難問題、用時長問題,節約用種量,還縮短了水稻生育期。
繩編播種全省率先
4月20日上午,在蜀山區一家農科院的育種試驗田,工人正在田間勞作。兩個人手里牽著繩子,將繩子繃直后,放到提前固定好行距的田里。隨后,工人用踏板把繩編帶壓到泥中。
工人正在進行繩編播種
該農科院技術員姚科郡告訴記者,這就是繩編播種技術?!安捎梅N子編織機,利用真空吸泵,將水稻種子編織到無紡布或者紙袋上,經對折后系線纏繞。隨后干籽或經催芽,人工把帶有種子的繩編帶‘種’到水田里,實現水稻精量直播的技術?!?/p>
據介紹,這繩子可不是普通的繩子,它是可降解無紡布,到種植下一季作物時可以自然降解。
該技術在四川等地運用較為廣泛,主要用于旱田小顆粒種子種植,適用于油菜、蔬菜、園藝種植等,“我們學習到這種技術后,開始將種子繩編播種技術用于水稻育種試驗?!币瓶け硎?。
成苗率可達90%以上
姚科郡介紹,種子需要提前3天編織好,隨后,放在水里浸泡兩天,再催芽一天,最后進行田間播種。成苗率可達90%以上。
播種后,工人用踏板將繩編帶壓到泥中
編織時,科研人員需提前進行田間種植規劃,根據種植規模設計好種植間距。一個水稻品種栽六行,播種密度16.6厘米×25厘米,這樣可以省去二次移栽。
繩編播種技術有什么好處呢?據姚科郡介紹,“現在勞動力十分緊缺,這種技術可以節約人力,緩解水稻移栽用工難、用時長問題。同時采取精確定量、定穴播種,可節省用種量?!?/p>
此外,由于不需二次移栽,該技術減少了移栽后秧苗的返青期,因此生育期將縮短,大概縮短10天左右。據介紹,當天進行試驗的兩畝田,共有300個水稻品種,半天內即可完成播種。
未來或將廣泛推廣運用
據介紹,繩編播種技術是該農科院第二年使用。未來,該技術將在育種材料種植和新組合篩選領域廣泛推廣運用。
科研人員展示已經編好種子的繩編帶
“我們鼓勵農業企業探索創新育種、管養新技術,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共同守住糧食安全這條底線?!笔裆絽^農林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落實糧食作物播種工作,安排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好技術指導服務,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提高農民、農企種糧水平,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通訊員 朱靜 胡亭亭 陳三虎 孫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