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殼”而出,蓄力開傘,潔白“網狀裙”的菌柄精靈般的打開?!霸瓉硎沁@樣的,快拍照!”4月12日上午,在合肥市小廟鎮的中國蕈谷·合肥菌旅小鎮園區,來自市區的林女士和朋友們走進車間,近距離觀看了竹蓀開傘全過程,并現場購買了竹蓀菇。去年2月份,菌旅小鎮啟動建設,將圍繞種質資源、種植示范、產品深加工、研學文旅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推進鄉村振興。
合肥菌旅小鎮位于蜀山區小廟鎮馬崗村,項目總投資額約1.6億,占地面積150畝,為專業從事藥用菌菌種研發、生產種植、技術培訓、精細加工、產品銷售和出口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項目。去年2月份啟動建設以來,已建設30個智能化大棚,去年底已經完成一輪蟲草花的采摘。
今年元月份起大棚開始種植紅托竹蓀,“一個生產周期是6個月左右,目前正進入出菇階段?!痹擁椖控撠熑送鹾O冀榻B,竹蓀生產周期長,藥用價值高,產值也高,預計年產紅托竹蓀50萬斤,年產值6000萬元左右。自4月10日第一顆竹蓀開傘采摘后,后期將陸續開傘,也吸引來了不少游客。
王海霞介紹,該菌旅小鎮以展示為主,特色種植包括蟲草花、紅托竹蓀、灰樹花、羊肚菌和黑皮雞縱,“都是附加值較高的菌類?!庇捎诓捎玫氖侵悄艽笈?,將不受季節限制。
“未來將圍繞種質資源、種植示范、產品深加工、科研技術、研學文旅、康養等,打造成菌旅小鎮?!蓖鹾O冀榻B,不管是文旅還是餐飲、住宿,都會帶動附近村民就業,“預計將帶動500人以上的就業?!?br>
菌旅小鎮所在的馬崗村早前以糧食種植為主,“收入不高,勞動力幾乎全部外出,空心化嚴重?!毙R鎮農管所工作人員張杰介紹,目前該鎮正引進農業產業企業,發展特色種植,帶動周邊村民就業,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聯農帶農發展模式,開展鄉村振興融合。
記者從合肥市蜀山區了解到,該區圍繞鄉村產業振興,開展鄉村產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針對鄉村實際情況,該區推廣良種良法、實施種業振興,推動農業產業鏈建設,將多個育種示范基地納入促進糧食生產獎補政策支持范圍,并推進鄉村休閑旅游,重點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全面啟動小嶺南等鄉村旅游品牌,加快西郊林海、將軍嶺橫豎街、麥香村二期等項目建設。
(孫雨靜 詹偉偉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