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中俯瞰,渦河如一條溫柔的臂膀,將千年古城擁攬入懷,滋潤著譙城風物;將沿線的自然風光、歷史古跡、民俗風情珠連成串,鋪展開一幅美輪美奐的傳奇畫卷……這座擁有三千七百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如傳承至今的古詩,韻味十足,讓無數游客沉醉其中。近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走進安徽省亳州市,細品中醫藥文化之淵源,細看曹操運兵道之精妙,細賞北關歷史街區之底蘊,追尋名人掌故商賈繁華之過往。
城如古詩更有韻
老城區是一座城市的根,散布其中的街巷是承載記憶的魂。漫步渦河沿岸的北關歷史街區,一幅幅民俗生活畫卷向我們鋪展開來,國家級非遺二夾弦、五禽戲、晰揚掌千年來在這里薪火相傳。傍河而興、因商而盛的北關歷史街區位于亳州市西北部,鼎盛于明清,大街小巷上百條,俗稱“三十六條大街,七十二條古巷”。走進街區可以看到,傳統風貌建筑集中成片,老字號鱗次櫛比,古街、古巷縱橫交錯,古商鋪、古會館、古錢莊鑲嵌其間,被譽為“中國商貿會館博物群”,擁有以山陜會館、南京巷錢莊為代表的古會館、古錢莊50多處,現存文物古跡115處。近年來,街區開展花戲樓奇妙夜、渦河水上游等品牌活動,讓游客在熙熙攘攘中感受市井生活的煙火氣和民風民俗的醇厚芬芳。今年春節期間,亳州北關歷史街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9萬人次。3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公告,確定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亳州北關歷史街區入選。
在崇山峻嶺的八達嶺有萬里長城,而在曹操的故鄉安徽亳州,一座與之遙相呼應的地下運兵道宛如地下長龍,穿越千年時光,其縝密復雜的內部結構依舊令世人贊嘆。坐落于老城內的曹操運兵道景區由譙望樓、建安文學館和曹操地下運兵道三部分組成。其中,曹操地下運兵道始建于東漢末年,古地道主要分布在城內,以大隅首為中心,沿著老四門大街呈十字形式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記者進入地下看到,整個地道經緯交織,布局奧妙,蜿蜒延伸,用磚砌筑而成,頂部青磚緊密排列形成弧形穹頂,內部設有貓耳洞、絆腿板、障礙券等軍事設施,集指揮、防守、運兵為一體,十分壯觀。據介紹,運兵道工程浩大,全長共8000多米,是迄今發現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被譽為“地下長城”。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曹操地下運兵道每日接待游客上千人,不僅讓眾多省內游客流連忘返,更吸引全國各地的觀光客前來參觀。
景似遠方引客來
探尋家園之美,應自鄉愁深處體味。走進譙城區古井鎮藥王村,沿著靜謐的石瓦小路,漫步獨具皖北特色的村落體驗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靜坐在依勢而建的仿古小亭欣賞競相綻放的春花,在精心打造的特色民宿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怡然自得?!按謇锃h境好,周末來游玩的人多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彼幫醮妩h委書記李玉良介紹,藥王村是譙城區第一批建設的新農村,被評為安徽省百家鄉村旅游示范村,榮獲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稱號。近年來,藥王村完成村主干道、景觀帶綠化、新村立面改造和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程,通過深入挖掘藥、酒文化底蘊和特色觀光農業,將傳統地方民俗與現代生活路徑相結合,琴房、書吧、咖啡館、文創超市、手工作坊吸引眾多游客打卡,藥王村逐漸發展成為一座集農耕體驗、民俗展示、文化休閑、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心泊華佗故里,夢棲百草園林。在亳州市華佗百草園景區首屆風箏藝術節現場,上百種巨型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箏”奇斗艷,為游客送上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華佗百草園景區以華佗中醫藥為主題,總占地面積2020畝,分為神醫廣場、漢魏風情商業街、本草大觀園、花千谷、百果園、陽光沙灘、本草樂園七大核心區。記者游覽景區看到,鹿鳴山上,漫山芝櫻縈繞身側,仿佛暢游在粉色云海;青囊湖邊微風徐徐,山湖相映渾然天成,游客在沙灘上感受愜意的春日時光。據了解,景區接下來還將舉辦華佗百草園花朝節、音樂節等活動,豐富游客游覽體驗,助力文化旅游強市品牌建設,加快促進亳州旅游市場回暖。
詩與遠方珠聯璧合
渦河悠悠,古風巍巍。詩與遠方無止境,如河水奔流,亳州文旅發展正澎湃著文化自信的潮聲。這座空氣中帶著酒香的城市,正展現出“村民居住在畫卷中,游人徜徉在景區里,沉醉在民俗里”的新畫卷。近年來,亳州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圍繞“天下道源、圣賢故里、世界藥都、養生亳州”,連續七年開展文化旅游年活動,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品牌,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逐步形成“文化興、旅游旺、百姓樂”的發展新局面。此外,亳州市全面提升旅游服務功能,完善文旅配套設施,構建全域、全季、全業態的旅游新格局,讓更多游客走進亳州、暢游亳州、感悟亳州,讓詩與遠方更加醉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