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特別不聽話,很難溝通?!薄拔液图胰嗽诤⒆拥慕逃龁栴}上一直有分歧,該怎么辦”……3月2日下午,在合肥市包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來自“彩虹有約”的6位心理志愿者正在為來訪家長提供教育心理咨詢志愿服務。整合教育資源、鏈接社會力量,合肥市包河區“彩虹有約”志愿服務項目通過“社區點單、中心招募、社會參與、區域共享”方式,打通家校社課后服務“最后一公里”,已累計服務青少年12萬人次。
心理志愿團隊走進社區
3月1日下午,一場以“我是快樂的志愿者”為主題的賦能團體輔導活動在合肥五里廟社居委舉行。來自“彩虹有約”志愿服務項目的心理志愿者管以東老師現場為40位社區工作者進行輔導。通過心靈圖卡打開彼此心扉,練習“大家跟我一起做”提升個人領導力和自信心,使參與活動的社區工作者體驗開心、樂觀、向上的力量。
3月2日下午,6位“彩虹有約”心理志愿者為十幾位家長提供咨詢服務,咨詢熱點包括親子溝通、夫妻關系、學習動力、自律等青少年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心理志愿者們遵循尊重、真誠、接納、保密、關愛、善行的原則,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家長們破解家庭教育難題。
架起公益服務彩虹橋
類似這樣的志愿服務,“彩虹有約”志愿服務項目的志愿者們已經開展了多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為了支持偏遠地區、鄉村少年宮素質教育發展,2011年,包河區教體局面向全區招募了15名音體美和英語骨干教師,成立了“包河區藝體教師服務中心”。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引發了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包河區藝體教師服務中心在充分社會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啟動實施了“彩虹有約”志愿服務項目。
“彩虹有約”志愿服務項目以未成年人及家長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整合轄區專兼職心理教師和街鎮社區的心理志愿者,以在線輔導、團體輔導、跟蹤指導等形式,開展心理篩查、個輔、團輔、心理熱線及網絡輔導等志愿服務。項目還通過編印《心理危機干預防范手冊》,提升家長心育能力。通過開展各類心理志愿者培訓等活動,幫助未成年人實現心理品質和綜合素質的雙提升。
累計服務青少年12萬人次
“彩虹有約”項目采取“1+1+N”模式,以青少年公益彩虹課程和學校、社區三點半課后服務為基本點,以定期、多種類、多途徑的社會志愿服務為拓展,探索出了一整套政府扶持、中心管理、志愿接力、名家助陣、流動支教的項目運作模式。項目招募600余名志愿者,打通家校社課后服務“最后一公里”,累計服務青少年12萬人次。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彩虹有約”志愿服務項目先后獲得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2020年合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化大賽金獎等榮譽。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