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合肥4號線南延線萬佛山路站至中間風井區間右線順利貫通,標志著4號線南延線順利“洞通”,為合肥軌道三期建設項目中首條實現“洞通”的線路。
4號線南延線全長13.97千米,全線由地下段、明挖段和高架段三部分組成,設車站8座,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5座。線路起于金橋路站,銜接4號線北雁湖站,是一條串聯起高新區和肥西縣的重要線路。
項目自2020年10月開工建設以來,兩年多時間里,合肥軌道先后克服了地質條件復雜、下穿國鐵、上跨既有軌道交通運營線、側穿高壓走廊等多個重大風險源。
4號線南延線復興路站至豐樂河路站區間為合肥軌道建設過程中首次上跨既有運營線路,施工風險極高。這個區間盾構機掘進過程中需上跨并長距離伴行既有運營及聯絡通道,盾構區間底部與既有運營區間頂部最小凈距僅3.46米;同時還要下穿柏堰湖補水渠、側穿高壓走廊,對施工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針對上述情況,合肥軌道組織知名專家會商把脈,優化完成10余個專項施工方案,綜合運用了軟土加固技術、自動化監測系統和風險應急推演管理措施等多種技術手段,為盾構掘進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此外,4號線還做到了平穩下穿國鐵。在南延線萬佛山路站至中間風井區間,盾構機小半徑轉彎后下穿國鐵合武、滬蓉及長安集維修工區共11股道鐵路專線,涉鐵段長度接近300米,影響范圍廣,施工要求高。
涉鐵手續辦理方面,合肥軌道成立工作專班,主動對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合肥工務段等鐵路部門,不斷優化涉鐵施工方案,完成涉鐵手續辦理;施工方面,面對涉鐵區間極高的沉降要求,合肥軌道對沿線進行詳細勘察,優化盾構機刀具配置,提升刀具耐磨性,保證了盾構掘進的連續性。掘進過程中嚴格控制盾構機掘進姿態和掘進速度,優化掘進參數,加強同步注漿質量,強化各項數據監測,最終將最大沉降值控制在3毫米以內,保障了下穿期間的國鐵運營安全。
截至目前,4號線南延線的8座車站已有7座主體結構封頂,全線盾構區間和明挖區間已全部貫通,5條高架區間已有4條貫通,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已完成總量的3%。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常誠 實習生 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