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內,在食堂吃完午飯的學生們走進隔壁的郵政驛站服務中心,從自助尋找自己的快件到順利取件,整個過程只需一分鐘時間。據了解,目前合肥市按獨家運營、普服升級、平臺共建三種模式,在合肥高校累計建成了類似的綜合平臺46個,服務校園師生約40萬人,日均代投快遞量2.14萬件!
剛剛過去的一周,是合肥高校集中開學的一周,各大高校門口人頭攢動。與往年不同的是,學生們不再手提肩扛笨重的行李箱,而是帶著一個小包、放些隨身物品“輕裝”來報到。在校園內的快遞綜合服務平臺堆積著上萬個大件包裹,里面均是服裝棉被和書籍等,靜待同學們報到后取件。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郵政驛站服務中心負責人吳道遠告訴記者,一般在開學前一周,這里就陸續會接收到學生的快件,直到開學第一天達到高峰,五百多平米的驛站內,基本上都會堆滿!
正在取快件的李雯婕告訴記者,她宿舍離這里只有一兩百米遠,平時取快遞非常方便。同學們都稱這為“自助快遞超市”,也是學生經常光顧的網紅打卡地。
記者看到,學生們通過手機掃碼進入服務中心,憑“貨架號+貨架層數+快遞尾號”,10秒內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件,最后驗證身份碼和包裹智能出庫,有效解決了以往師生們尋件取件距離遠、旺季爆倉、郵件丟失等問題。
合肥郵政公司市場部唐凱說,這個服務中心整合了順豐、韻達、中通、極兔等多家快遞企業的資源,設置120組包裹貨架,可容納1.5萬件的包裹,目前每天的業務量都達到五六千件。負責該片區的圓通速遞小哥張然告訴記者,自從有了這個服務中心后,他的投遞壓力小了很多,每天只需要從網點將快件運到這里就行了,不需要再逐一打電話投遞上門了,大大提高了效率。
據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后勤管理處高力克處長介紹,該校有兩萬多名學生,以前,學院的快件接收點有的在校園門外,有的在校內小店門口,點多散亂,學生經常東奔西走去拿快件,還經常跑錯地方。后來,學校與合肥市郵政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學校免費提供一個大場地,郵政企業出資建設服務中心,將所有的快遞企業都引入這個服務中心,集中為學生提供服務,貧困學生還可以在這里勤工儉學,實現了一舉多得,多方共贏。
合肥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陳宇介紹,去年以來,該局指導快遞行業協會和主要郵政快遞企業,協調各方資源,加強場景賦能模式,共同做好郵政服務進校園這一課題,打造一批“開放、共享、共贏”的校園綜合服務平臺,新增進駐11所高校,全市累計進駐46所,服務校園師生約40萬人。(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王志強 胡霈霖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