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法治日報頭版頭條刊發)
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也是長三角中心區城市之一的安徽銅陵,近年來持續深入與滬蘇浙地區政法系統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協作,以深度融、主動融、多元融的姿態,提速擴大長三角“朋友圈”,“銅”心聚力書寫平安“大文章”。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銅陵政法工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和機遇,通過深化區域協作、加強信息共享、推動制度創新,推出‘銅向法力’系列舉措,推動政法系統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承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和紅利,形成更多具有銅陵政法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便~陵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昌紅梅說。
執法辦案“一體化”
今年6月24日,銅陵市公安局成功打掉一個流竄于安徽、江蘇、上海三地的賭博犯罪窩點,抓獲黃某等涉賭犯罪嫌疑人38人,現場查扣涉賭資金110余萬元,查實涉案賭資流水5000余萬元。
“這個案件的順利偵破離不開與江蘇、上海警方緊密協作,我們依托長三角區域精準打擊犯罪警務一體化協作機制,在辦案過程中強化信息交流、技術協作、聯動打擊,成功將分散多地的犯罪團伙一網打盡?!便~陵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常務副局長馬彪說。
針對跨區域、交界地帶執法辦案難點,銅陵市政法機關與長三角地區探索建立“打擊共享”體系,凝聚作戰合力。銅陵市檢察機關依法穩妥辦理跨區域重大敏感金融案件、商業秘密案件,與滬蘇浙等地檢察機關優化共享司法資源,強化信息互通、線索移送、案件研商、辦案協作、共同治理,促進區域法律政策和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全市公安機關加強與滬蘇浙等地公安經偵部門聯動打擊證券犯罪,全力偵辦侵企知識產權案件,推動違法線索互聯、執法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今年上半年共破獲侵企案件18起,抓獲31人,涉案金額6000余萬元;偵破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產品案件84起,涉案金額1.3億余元。
“機制+共建”跑出了融“長”加速度。銅陵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榮勝說,全市政法系統積極對接對標長三角先發地區,推出“銅向法力”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若干舉措,聚焦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及人才培養等探索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推動實現法律尺度一體化、政法服務一體化、交流協作一體化。
便民服務“一張網”
銅陵市民遇到法律問題,只需打開“長三角政務地圖”,就能導覽全市25個律師事務所、5個法律援助中心、3家公證處、4家司法鑒定機構和銅陵市仲裁委員會的信息,既可線下前往,也可電話咨詢,輕松獲取相關法律服務。
“上線‘長三角政務地圖’是對標打造‘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的有力舉措,推動公證、律師等領域5項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場景應用項目落地,進一步落實長三角仲裁一體化發展聯盟合作協議,讓市民真正意義上做到15分鐘內得到法律服務?!便~陵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慶苗說。
6月11日,浙江寧波市民司先生因身份證到期,來到銅陵市政務中心公安綜合窗口辦理身份證到期換領業務。僅用一分鐘時間,窗口工作人員就辦理好相關業務。
“現在太方便了,讓我們異鄉人有了在家門口辦事的感覺?!彼鞠壬锌卣f。
更多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場景應用項目正在迭代推出。聚焦群眾企業需求,銅陵市推行戶籍政務服務一體化,實行長三角區域戶口網上遷移、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新生兒入戶、開具戶籍證明等政務服務事項長三角區域“跨省通辦”。推進機動車檢驗檢測結果互認,對符合標準的檢驗報告,區域內各地車管所不再重復審核,切實降低辦事成本,提升服務效能,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司法修復“接力跑”
在銅陵濱江生態公園的核心區域,擺放著一塊格外醒目的景觀石,上面一行紅色標語靜靜地指示著,這里是皖蘇長江大保護司法協作(銅陵)示范基地。
“這個基地由銅陵中院、南京環境資源法庭、銅陵市長江辦負責建設,系安徽、江蘇兩省法院服務保障長江大保護戰略實施和參與長江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平臺,具有案件審理、司法修復、法治宣教、理論研究等多重功能,在全國具有開創性意義?!便~陵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管杰介紹說。
橫跨長三角的司法修復“接力賽”號角已然吹響。早在3年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就主動將當地法院審理的生態受損地為銅陵的盜采江砂案件的生態環境修復資金185萬元移交銅陵法院,用于涉案江段的生態修復。銅陵中院接過司法修復的“接力棒”后,積極推進移交資金用于長江岸線生態環境整治和江豚保護,實現對被破壞的長江生態環境替代性修復。據了解,這是全國首次主動跨省移交生態環境修復資金。
“我們明確以法院為牽頭單位,鞏固拓展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機制成果,以基地建設為抓手,在環境資源審判方面開展適法共研、修復共商、發展共計、資源共享等司法協作,推動長江生態資源司法修復和治理邁向更高水平?!便~陵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潘虎說。
自2024年基地籌建以來,銅陵與長三角地區司法協作越發緊密。該市法院深入環境資源刑事案件集中管轄改革,制定常見環境資源案件范圍一覽、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名錄,建立生態環境修復資金管理機制。截至目前,銅陵法院依法審結涉長江大保護案件55件,判決生態環境修復資金300余萬元,并靈活適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勞役代償”等裁判執行方式,推進長江中下游生態環境資源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性修復。
長江岸線的4000余棵林木、復綠的15萬平方米土地、增殖流放的235萬尾魚苗,成為長三角“銅”向筑牢生態屏障最好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