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菜園,安徽廚子上半年掙了3.8億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5-09-05 09:58:15

    QQ20250905-095321.png

    8月25日 汪書高在銅陵小菜園總部   來源:餐飲O2O

    出生于1972年的汪書高,今年53歲了。

    他的“小菜園”坐擁667家門店(據招股書,截止2024年底),在去年年底登陸港交所,打破了內地餐飲企業在二級市場59個月的沉寂,被稱為“中餐正餐之王”。

    汪書高27歲開始做廚子,但他最好的出品,是用11年炒出一盤“百億市值”的大餐。小菜園開出第一家時,汪書高已經41歲,小菜園在過去12年間幾乎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疫情沒有阻擋其擴張腳步,今年全國直營門店將超過800家。

    今年,餐飲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小菜園剛剛披露上市后首份半年報,上半年實現收入27.14億元,同比增長6.5%。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3.82億元,同比增長35.7%。

    從銅陵市翠湖一路拐入小巷,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部位于一棟商業體的8樓,毫不起眼,沒有任何浮夸和浪費。

    低調的汪書高信奉“實在哲學”——辦公室上貼著的六個字解釋了這種哲學——“簡單真實自然”;另一面墻上,則掛著汪書高這個月的工作計劃,手動畫表,黑色小楷,精確到天,從銅陵到南京、蘇州、香港,事無巨細,密密麻麻。

    在每月工作計劃的右邊,是手寫的“一線小股東駐點明細表”。小菜園擁有近200位合伙人,都是從一線成長起來的核心員工。內部公眾號發布的照片顯示,每年的員工表彰大會上,優秀員工前往往會加上“股東”二字,而非總監或經理。

    小菜園預計明年突破千店,但汪書高一直堅持直營,不搞加盟?!白屪约喝诉^好日子,是小菜園最大的財富?!?/p>

    小菜園還堅持堂食優先。汪書高說,外賣和堂食的理想比例是“三七開”,最好不超過35%,不會為了做外賣而做外賣。

    8月25日,小菜園創始人兼董事長汪書高在媒體溝通會上公開自述了小菜園的“發家史”,這對理解汪書高的“實在哲學”和小菜園的逆勢擴張,或有助益。

    元新聞實錄如下:

    謀生

    “拉板車不是長久之計?!?/strong>

    從89年到97年,我在江蘇拉了8年板車,做最苦的工作。

    我18歲就拉板車,知道拉板車不是長久之計。1998年,我虛歲27歲那年,去合肥新東方學廚師,也就學了一個半月,然后就去了上海。

    去上海,我的想法是當廚師。拉板車是苦,但我覺得做廚師肯定比拉板車好,起碼能吃好。

    但在上海我發現,廚師是最苦、工作最不穩定、工資最不穩定的職業。好吃是燒給客人吃,我只能吃每個季節最便宜的蔬菜:比方說冬天就吃大包菜,現在的季節就吃最便宜的豆角,一吃就兩個月。

    所以當廚師是一個不太美好的事。

    我就琢磨著開一個夫妻店,一家人過日子唄。糊里糊涂回到銅陵(汪書高為銅陵樅陽人 編者注),2005年開出第一家小飯館,90平方米,六張臺子。

    當時我沒錢,第一個來飯館幫忙的就是陳總,陳海燕(后負責小菜園供應鏈 編者注)。他當年在大酒店配菜,1500塊一個月,他來幫我,卻只有800塊錢一個月。當時我覺得欠他一份。

    才干一個月,我就知道這生意可以做。當年我們在大酒店配菜一個月1500塊,小酒店配菜800到1000塊,炒菜一般是1200塊起。

    但我這個小店,第一個月就掙了5500塊。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有一個想法:要帶更多的底層廚師和底層的服務員一起共同發展。

    我開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廚師和服務員)吃的跟別人不一樣,我要求是“一大葷一素一湯”,后來變成“一大葷一小葷一素一湯”。

    那么,從2005年到2011年,我就從90平方米的大排檔,開到了1萬平方米的大酒樓、7000平方米的賓館;我們在銅陵生意特別好,來一個人我就勸他跟我合伙(開飯館、酒樓),一共開了10個大酒樓(和諧大酒店 編者注),全部在銅陵,大大小小都有,一般都是2000到3000平方米、十幾個包廂。

    那時順風順水,開一間賺一間,賺的錢我們“貼在墻上”(指不分紅 編者注),湊錢開下一家,賺到錢再開第三家。

    但到了2011年,我又發愁了。銅陵是個小城市,就這么大,我帶這么多人,怎么辦?

    很樸素的想法就是走出銅陵。我到合肥、南京考察。最后在南京開了第11家酒樓。1800平方米、20個包廂,一年租金要120萬。

    結果開了6個月,竟然每個月都虧本。

    這時候,我的小伙伴就不干了,說老汪你就吹牛,跟你合作你賺的錢“都在墻上”(拿不到手里),現在還虧本。

    那么,擺在我面前就有兩條路:一條路是繼續回銅陵開分店,但這條路是死路;第二條路是把南京店做下去,但是做來做去,南京還是很難賺到錢。

    開店

     “最根本的是好吃不貴?!?/strong>

    兩條路都走不通。所以我從2012年開始琢磨,要做“大眾化”。

    當年“大眾化”做得最好的是“外婆家”,100家店家家都掙錢;還有就是“西貝”。

    我就帶著高管周斌(小菜園股東)、葉紅利(小菜園股東)、方志國(小菜園股東)去考察。第一站重慶,第二站是成都,第三站杭州,下飛機直奔西湖邊的“外婆家”,到那已經下午1點了,好家伙,黑壓壓都在排隊,等了1個小時,我還記得點了7個菜,一共花了350塊錢。

    這7個菜一吃,我就跟三個高管說,找到方向了,就做“大眾化”。

    從杭州回來后,我們又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要做“大眾化”,我們要開600家店;

    第二件事,做“大眾化”要以廚師為中心。以前開酒店,多少要講點人情關系,但做“大眾化”,就是把菜做好吃。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當年“和諧大酒店”在銅陵還是很牛的,算是家喻戶曉,但是“和諧大酒店”要做“大眾化”,叫什么名字比較好?

    記得我們在銅陵日報還征集過名字,一旦采用獎勵3000塊或者4000塊。結果我一個都沒看上。為了起這個名字,我晚上睡不著,心里著急,店都在裝修了,4月份就要開業,名字卻找不到。

    我們“和諧大酒店”有個慣例,每個月5號、15號、25號要開三次會,銅陵10個酒樓的店長和廚師長、合作的老板們,再找兩三個表現好的員工,讓他們穿白襯衫,過來一起開會。

    早上6點開會,9點散會。這是個傳統。

    結果開完會后,我帶著周斌到“菜地”去。當時我們酒樓為了燒菜好吃,搞有機蔬菜,包了200畝地專門種菜,不打農藥,不用花粉,花了幾百萬,我叫它“菜地”。

    周斌就說,董事長,你說我們的名字能不能跟“菜地”相關?

    我靈感立刻來了,馬上就把“小菜園”三個字想出來了。當時就在車上給陳海燕打電話,讓他查有沒有注冊過,一查沒有,讓他拿身份證立即去注冊。

    2013年3月份,“小菜園”的名字就定下來了。

    然后,我又定了幾個事情:

    第一句話,最根本的,好吃不貴。

    第二句話,消費者的要求,上菜要快。最后想了一個辦法,備六個大鍋,紅燒肉、紅燒雞爪,把火點著。你來“小菜園”,六個大鍋你點一兩個,再點一個炒菜,把湯燉好,15分鐘(后來是25分鐘)就要把菜上齊。

    第三句話,消費者的擔心,必須衛生?!靶〔藞@”必須是最干凈的,明檔廚房,所有廚師都要戴帽子和口罩,大家都得干干凈凈。

    “小菜園”就這三句話。

    掙錢

    “第一天只做了4800塊?!?/strong>

    小菜園,第一個店,第一天,做了4800塊。

    第一個店的總經理就是周斌,之前是和諧大酒店的廚師長;第一個店的廚師長陶旭安(后來為小菜園股東 編者注),是我徒弟。第一天,兩個人就哭喪著臉來找我:

    “一天才做4800,肯定做不了?!?/p>

    什么背景呢?當年銅陵很一般的商務酒店一天能做兩到三萬,節假日如果喝喜酒,一天能做五到八萬。突然降到一天做4800塊,兩個人信心沒了。

    我就說,你們別急,先做做看。南京那個還虧著呢!

    2013年4月28日開業,5月、6月開始好轉,7月開始排隊,到了暑假,單店一個月就做到了60多萬。

    要知道,當時麻辣豆腐賣3塊錢,土豆絲賣9塊錢,定價是最便宜的。

    接著8月份開了一家店,9月份開了一家店。

    那一年(2013年)開了6家小菜園;2014年開了6家;2015年開了8家;2016年開了20家,這時候“小菜園”一共40家;2017年總數到了80家;2018年總數過了100家。

    (編者注:盛世華研發布的“徽菜館市場前景預測與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小菜園實行“門店合伙人模式”即與廚師長合伙開店。同時小菜園還實行“師徒裂變”機制,鼓勵店長培養徒弟,當徒弟符合晉升標準后,店長就可以去選擇管理新店,老店由徒弟負責。)

    過了100家之后,小菜園就順了,基本上開在哪,火在哪。進了合肥萬達,又進到南京,進到蕪湖、馬鞍山。

    當時我們絕對是“降維打擊”。小菜園一開張,第一個禮拜一天七八千;第二個禮拜就是一萬五;第三個禮拜一就是一萬七。

    一到兩個月后,一天就是兩萬左右,禮拜六、日兩天能做到三、四萬。那年頭沒有外賣,一分錢外賣沒有,做一家火一家,家家都排隊。

    2019年之前,我們用5年時間開了100家,但2019年那一年,我們就開了100家。最缺的就是錢,反正整天就是借錢,反正所有開飯店賺的錢一分錢都不留,一直開飯店,也不準分紅。結果危機很快就來了。

    危機

    “生死關頭,我們活過來了?!?/strong>

    什么危機呢?疫情來了。

    2019年底,我有200多家店,那么多員工。下半年我把整個市場上和供應商的錢全部分完了,我從不差人一分錢,到期就結,包括給我們裝修的,都結完。當時賬戶上剩多少呢?700萬。我還盤算著過春節好好干一下,當時一天就能做到700萬到800萬。

    突然之間,店就都關了。

    我本來以為關個兩三天,結果關一個禮拜,又關到一個月。關一個月就要發工資了!只有700萬,工資全部發要3000萬。

    怎么辦?你不能不發工資啊,疫情跟員工也沒關系啊,他們也要過日子。

    那真的就沒辦法了。

    想來想去,我跟大家商量,過去我帶的這群廚師長、店長現在都是股東了,平時拿的工資也還可以,大家湊一湊,給員工發工資。

    當時我自己家“傾家蕩產”有38萬。我就跟我老婆講,留8萬我倆過日子,那30萬打到公司賬上。

    結果一天時間,我們所有的股東,一共湊了4300萬。很多人跟親戚借,留2萬、3萬過日子,都打給公司。

    生死關頭,我們活過來了。

    那一天我特別感動。我說我們企業一定能做好。

    QQ20250905-095639.png

    銅陵小菜園總部

    但我還是跟員工說,工資不能全部發,5000萬要保證企業長期活下去。第一,我保證大家有得吃,倉里都是大米和油;第二工資先發一半,熬下去。

    于是,2月份就先把1月份工資發了;3月份開始做外賣;4月份就盈利了,把2、3月份的工資也都發了;到2020年5月份,生意就特別好了。

    結果,2020年我們又開了70家店;2021年開了100多家店;2022年是疫情最嚴重的一年,我們開了48家店。

    我常常說,是疫情改變了小菜園。正是這件事,讓我的想法變了,我開始考慮,小菜園的上市。

    上市

     “小菜園要提前上市?!?/strong>

    本來我的想法是什么呢?我開會時也一直講,就是開到800家再考慮上市,那時候企業大了,等投資人來找我們。

    但是疫情這么一來,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民營企業經不起風雨,如果不是員工,資金鏈就斷了,馬上就倒了。

    從2020年開始,我就考慮要提前上市,不管怎么樣,先上了再說。

    記得當時就在黃浦江邊跟加華資本的宋總(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宋向前)有一面之緣。一開始他打擊我們,說你們又不是海底撈。我就跟他反著說,我說我有能力,團隊也很強,我們企業肯定能發展好。

    過一段時間,他從上海來銅陵看小菜園,我們約著一起吃飯。這回他說,老汪,我就認準你這個人。全中國餐飲做5個億到10個億的,我們都調查了一遍,很多都不過關,但你們公司特別好。

    我和宋總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接觸,一直到2023年,加華資本投了我們,我也非常感謝宋總。(編者注:遞表前加華資本為小菜園唯一的外部投資人,持有約7.01%的股份。在兩輪融資中小菜園累計獲得加華資本5億元的融資資金。)

    22年、23年、24年,我們也很順利(編者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九個月,小菜園分別實現了26.46億、32.13億和34.29億元人民幣的營業收入,凈利潤也分別達到2.27億、2.38億和4.30億元人民幣;2024年,小菜園營收52.1億元,同比增長14.5%;凈利潤5.81億元,同比增長9.1%),一直到2024年底,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這就是我們大概的一個發展的過程。

    QQ20250905-095722.png

    敲鐘現場 右三為汪書高 來源:中安在線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梁?。?/p>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