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評論】聆聽閱兵 跨越80年的和平交響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5-09-04 09:33:01

    晨曦微露,我坐在天安門城樓前華表東側的臨時觀禮臺,面朝人民英雄紀念碑。時鐘滴答,指向9月3日上午9時。

    身處閱兵現場,眼睛無法跟隨直播鏡頭推拉搖移,索性把耳朵徹底打開,聆聽70分鐘鏗鏘步履與鐵甲洪流伴隨軍樂的共鳴交響。

    1300多名官兵,千人合一,新曲目、新編排、新配置,這是新中國閱兵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樂團——

    歌聲響起,從悲壯的《松花江上》到激昂的《在太行山上》《保衛黃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的心也穿越歷史峰巒跟著音符一起跳動。這一瞬間,我理解了為何“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

    是啊,抗戰烽火中,有一種武器,叫作音樂!

    我想起了那位在安徽涇縣犧牲的作曲家任光。他生前克服重重困難,促成《義勇軍進行曲》的傳播,讓“長沙的湖南婆婆,漢口的湖北車夫,都能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時,心中是否也抱持著這樣的信念?

    莊嚴神圣,氣勢磅礴,鏗鏘有力,蕩氣回腸。

    我聽見,《閱兵式號角》響起——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受閱官兵的齊聲高呼,在《人民軍隊忠于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強軍戰歌》等歌曲的伴奏下,更顯擲地有聲。

    我想起了安徽六安百歲抗戰老兵胡正先。當他帶著“要一直干到開追悼會”的誓言,義無反顧加入情報偵察隊伍,成為一名暗夜里的“聽風者”,投身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時,心中是否也堅定著這樣的信仰?

    我聽見,《分列式號角》響起——

    戰旗獵獵,正步鏘鏘,鐵流滾滾,如虎嘯谷。

    從“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到多款國產現役新型主戰裝備首次公開的換羽新生,就連不少“軍迷”都直呼自己秒變“軍盲”,這樣的《鋼鐵洪流進行曲》,怎能不讓人心底澎湃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信心?

    這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征程的首次閱兵,這是人民軍隊奮進建軍百年的嶄新亮相。

    《歌唱祖國》大合唱響起,8萬羽和平鴿與8萬只氣球飛向天空——

    此時此刻,那句充滿遠見與哲思的話語,仿佛在耳畔響起:“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p>

    (本報記者 方舢)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