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商三大巨頭正試圖用“30分鐘送達”重新綁定用戶心智 ,即時零售戰場被重新點燃,但國內另一電商巨頭拼多多卻顯得相對超然——即將在今年9月迎來十歲生日的拼多多依然將其在國內的戰略焦點放在“扎根于供給側,聚焦于解決中小商家困難”之上。
這也讓一直狂飆突進的拼多多放慢了腳步。Q2財報顯示:拼多多本季度營收增速放緩至7%,單季營收1040億元;與此同時,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07.54億元,同比下滑4%。
但閑時補網,晴天修屋,敢于在關鍵時刻犧牲,才能在下一個周期呆在牌桌之上。
01/
“逆行”的Q2
拼多多的“逆行”還在持續。
8月25日,拼多多交出一份備受市場關注的財報。拼多多本季度營收增速放緩至7%,單季營收1040億元;與此同時,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07.54億元,同比下滑4%,如果單看經營利潤,拼多多Q2經營利潤為258億元,同比下降21%。
這已經是拼多多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盡管連續兩個季度經營利潤下滑,但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仍然稱,“不認為Q2的經營利潤可以持續,未來的波動依然會比較大?!?/p>
拼多多的收入增速放緩,與 GMV 增長減速有關。在1040 億元營收中,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為 557 億元,同比增長 13%;交易服務收入為 482 億元,與去年同期(479 億元)基本持平。
外部原因當然是,外部貿易環境風險加劇,內部需求增速放緩,零售電商平臺圍繞“即時零售”的戰斗仍然在持續。主要市場參與者都在圍繞著新業務模式投入了大量資源,各大平臺不計代價的投入無疑會影響全網電商的生意。
但拼多多并未加入戰局,相反,退而結網,“主動選擇加大投入,犧牲一部分自己的利潤來為中小商家創造發展的空間”。
去年 8 月,拼多多推出「百億減免」政策,陸續上線技術服務費、推廣費退返等措施,為商家減傭。今年二季度又升級為「千億扶持」,擴大對中小商家、新質商家和品牌商的支持。
一手減少市場投放放慢增長,一手加大商家扶持,拼多多的利潤和營收承壓也就不足為奇。
02/
心無旁騖
盡管即時零售和電商平臺都在對供給側補貼,但拼多多的投入仍是超前且持續的,其對商家的扶持并不止于補貼。
今年4月,拼多多推出“千億扶持”計劃,要在未來三年內拿出共計1000億元資金、流量與資源,覆蓋中小商家。在此之前,“百億減免”已推行一年,中小商家僅推廣服務費的退返就達到上百億,很多商家每年可節省數百萬推廣費用。
而「千億」量級的扶持,差不多是拼多多去年一整年的利潤(1124億元)。
中國龐大的制造業體系里,并非人人都有資格做“代工一線品牌”,或是擁有直連消費者的能力,拼多多為縫隙中的中國制造提供了一個出口。
拼多多將其稱之為“新質供給”。
在晉江,專注百元休閑鞋的公牛世家,把旋轉扣童鞋做成爆款的詩詩美童鞋工廠,都在拼多多上找到了安踏和特步之間的縫隙,成長起來。
晉江童鞋品牌大黃蜂今年的銷售額有望過億。(拍攝 展釗)
在義烏,當地的小商品市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商品的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很多商家、工廠陷入低門檻、低利潤的怪圈。拼多多對商家系統進行專項升級,在后臺為商家精準篩選出爆款潛質的產品,義烏商家據此對潮玩收納盒、微波爐加熱蓋、按壓式冰格等小商品進行研發創新,在平臺扶持下很快實現了新突破,很多單品的利潤實現了4至5倍的增長,也為義烏小商品打開了品牌化發展的路徑。
此外,拼多多在今年推出的“多多好特產”專項行動,目的是在廣袤中國挖掘新消費潛能。
榮昌老街的一個小攤位“渝饗記”根據電商平臺的消費端數據對鹵鵝口味進行多輪改良,鹵鵝哥林江走紅全網,入選“多多好特產”后,鹵鵝甚至開始出海。
在云南昭通的烏蒙山腹地,當地盛產的黃心土豆口味好,營養豐富,一直都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因受限于地理位置,長期只能以初級農產品進行銷售,產業附加值低。但商家在當地開設工廠,引進智能化生產設備,將昭通土豆研發出了不同口味的薯片。
此類“拼多多式的起飛”還在義烏、佛山、威海等產業帶不斷涌現。拼多多通過優化運營環境和重點扶持“新質商家”,不僅帶動商戶銷量增長,更推動了產業帶的整體技術升級和數字化轉型。
義烏商家余永遠開辦了卷發棒工廠
作為一家起家于農產品的平臺,拼多多“千億扶持”還加大了在農研領域的投入。7月中旬,第五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初賽正式開啟,來自全球的46支團隊報名參賽,呈現了AI種植、水培系統、生態育苗等多種前沿技術。
今年8月,拼多多發布《2025農產品上行半年報》。在“多多好特產”的加碼扶持下,農產品銷量保持快速增長,同比增長47%;平臺經營生態持續優化,農貨商家數量加速增長,00后農貨商家數量增長超30%。
拼多多還在加碼推動“電商西進”,免除了西部地區的物流中轉費,進一步盤活了東西部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力。
過去一年,西部地區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成。其中,日用百貨的訂單量實現翻倍增長,潮玩周邊、寵物用品等商品的訂單量增長了6成以上,家電、家居、母嬰、服飾、綠植等商品也加快涌入西部地區,極大豐富了當地消費者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03/
戰略性「踩剎車」
在即時零售的戰斗如火如荼之際,拼多多的Q2卻延續Q1,堅定的戰略性「踩剎車」。
2024年,中國網上零售行業增速放緩至個位數。電商賽道告別高速擴張期,步入存量博弈時代,頭部平臺增速下滑,獲客成本飆升,流量紅利漸失,普遍趨向保守。
電商三大巨頭正試圖用“30分鐘送達”重新綁定用戶心智 ,即時零售戰場被重新點燃,但拼多多卻顯得相對超然,其在國內的戰略焦點依然扎根于供給側,聚焦于解決中小商家困難。
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CEO陳磊表示,“當前,商家面臨困難,我們有責任加大投入,優先考慮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而非平臺的短期利益”。
另一方面,把短期的增速和利潤讓渡出來,也是意在換取長期效率與生態。閑時補網,晴天修屋,敢于在關鍵時刻犧牲,才能在下一個周期呆在牌桌之上。
趙佳臻是這樣描述拼多多的競爭策略的:
「只有主動作為和產業鏈、供應鏈之間密切的協作,才有可能推動行業長期的健康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從長期來看,只要我們可以把一個個具體的商家幫扶案例做好,就有信心和商家一起真正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增長。這也是我們目前應對競爭的想法?!?/p>
2024年年報發布時,趙佳臻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說,“簡單地以短期的回報來評價公司的表現,已經不太適合我們目前的發展階段了?!?/p>
2025年Q1發布后,拼多多重申了“消費者和商家利益要優先于平臺利益”的原則。
Q2財報電話會上,趙佳臻再度強調,相較于短期增長,拼多多更關注對生態帶來長期回報的投入?!斑@也是我們甘于犧牲利潤,堅持長期反哺生態的原因?!?/p>
商家對于平臺而言,就是魚和水的共生關系。
云南昭通 當地土豆加工的網紅薯片讓農戶豐產增收
2018年,拼多多在招股書里說,本土制造商長期為外國品牌代工,并以低成本生產高質量的產品。但這些制造商由于自有訂單量不足,缺乏品牌建設經驗,最終大大降低了此類商家品牌建設的成功率。
這個判斷至今有效。如果說拼多多早期構建價格發現能力,用價格力替代傳統營銷,促成最大化貿易;那么拼多多的“踩剎車”則是力主促成商家提質、擴品,協同新質供給改革,實現更細分的新質供給。
“百億農研”、“百億減免”及新推出的“千億扶持”,正是拼多多的賦能計劃。通過平臺方雄厚的資金實力,讓產業帶白牌廠家走出同質化競爭,加大創新力度,打造自主品牌。
畢竟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只有當供給端商家蓬勃發展時,消費者才能取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拼多多才能構建正向飛輪。若任由產業內卷、整體凋敝,則無人可以幸免。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