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線上+線下”立體招聘體系、實施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等級評定、完善技能要素參與分配機制。近年來,面對“有人無崗”與“有崗無人”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合肥市通過系列政策組合拳緩解人力資源供需矛盾,就業形勢持續穩中向好。2025年上半年,該市城鎮新增就業11.45萬人,同比增長17.67%。
合肥持續推進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建設,引導技工院校緊密對接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重點產業需求,動態調整專業設置。目前,該市18所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在校生規模已從2023年的7500人增至2025年的1.1萬人。同時,大力推行訂單班、冠名班等校企合作模式,年內開辦校企合作班202個,培養約8500名學生,有效縮短“產業-專業-就業”鏈條。
針對重點群體,合肥構建“線上+線下”立體招聘體系,優化“三公里就業圈”服務功能。上半年累計舉辦“2+N”線上線下招聘會3178場,吸引3.6萬家次企業提供崗位86.7萬個次,達成就業意向10.7萬人次。創新升級“才聚江淮 云端筑夢”直播帶崗品牌,開展直播招聘201場,1485家企業提供崗位5萬個,瀏覽量超926.9萬次,初步達成意向5200余人。
職業培訓方面,合肥市重點培育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等八大技能培訓品牌,建立“政府扶持+品牌加持+就業落實”一站式培育模式。上半年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99萬人次,助力重點群體技能提升和穩定就業。
破除唯學歷導向,完善技能要素參與分配機制,合肥市全面推行“新八級工”制度,在高級技師基礎上增設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職務,暢通技能人才晉升通道。目前7家試點單位已評聘特級技師112名、首席技師6名。出臺《合肥市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辦法(試行)》,新增備案自主評價企業59家,累計評價技能人才6.2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6萬人。(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 實習生 王焱麗 熊思語 通訊員 湯曉光 范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