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獲悉,安徽省全力推進社會保障卡在居民服務各領域一卡通用,截至2025年7月底,全省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6193萬人,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在交通出行方面,我省率先在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加載統一的交通聯合功能,可持卡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乘坐公交、地鐵。
電子社??ǜ采w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小卡片”承載“大民生”?!拔沂∪ν七M社會保障卡在居民服務各領域一卡通用,立體多維的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卑不帐∪肆Y源社會保障廳廳長王煒介紹,我省在全國率先加載“居民服務一卡通”卡面標識,創新提出身份識別、資金發放、繳費支付等三類用卡場景,規范視讀、鑒權、驗密等六種用卡模式。
目前我省已建成省、市兩級“一卡通”平臺,接入600多個用卡機構、3100多個用卡場景、5萬多個應用網點。在皖事通APP上線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件事”專區,集成各領域高頻應用,提供230項在線服務。打通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退役軍人“一件事”等“聯辦服務”,在8000多個銀行網點推行“即時服務”,為行動不便人群提供“上門服務”。
截至2025年7月底,全省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6193萬人,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電子社會保障卡覆蓋率達86.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7個百分點。
支持有條件的縣開通電子社??ǔ斯?/strong>
我省積極發揮社會保障卡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崛起、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建設等區域協作發展戰略和規劃中的民生服務載體作用。會同滬蘇浙有關部門制定長三角“一卡通”工作方案、事項清單和業務規范,推動實現長三角區域78個事項“一卡通辦”。
交通出行方面,我省率先在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加載統一的交通聯合功能,可持卡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乘坐公交、地鐵。省內縣級及以上2800多條公交線路、8條軌道線路支持全國第三代社會保障卡乘車。
“在已實現支持社會保障卡乘坐公交、地鐵應用的基礎上,探索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在其他交通出行領域中的應用,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笔〗煌◤d副廳長蔣周平介紹,我省將推動縣級以下公交線路支持使用社會保障卡乘車并享受優惠,支持具備條件的縣在開通交通“一卡通”的同時,同步支持掃電子社會保障卡二維碼乘坐公交、地鐵,進一步拓展應用深度。
據介紹,省交通廳將會跟蹤督導各市加快推進“同城待遇”、特殊群體優惠乘車等政策落地實施。指導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和公共交通企業參與年度惠民服務活動,推出“一分錢乘公交”“一分錢停車”等優惠活動,吸引省內及長三角區域持卡人積極參與。
1200多家醫院實現全流程就診“一卡通”
“社會保障卡已作為辦理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的有效身份憑證?!笔祿Y源局副局長干偉文介紹,目前已實現全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使用社會保障卡取號、使用社會保障卡自助辦事。除11個涉外服務事項外,其他政務服務事項均支持使用社會保障卡在窗口辦事,基本實現“一卡通辦”。
2024年6月,我省推進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件事”在國家電子社會保障卡平臺、皖事通APP上線?!耙患隆奔闪松鐣U峡ǖ怯?、修改、注銷等8個事項,并關聯對接3000多個用卡場景、應用網點5萬多個。目前,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件事”累計使用超185萬次。
醫療健康方面,全省所有醫保定點醫院、藥店支持刷社會保障卡結算;1200多家醫院實現掛號、就診、付費、取藥全流程就診“一卡通”。
此外,我省推進惠民惠農補貼、財政統發工資、農民工工資、獎助學金、高齡補貼等各項待遇補貼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同時,在人才服務、鄉村振興、校園管理、金融消費等領域也取得積極成效。
168個國有A級景區支持使用社???/strong>
去年7月,我省居民服務“一卡通”皖美“約惠”長三角暨“社會保障卡安徽文旅一卡通”啟動,黃山、宣城、池州、安慶四市實現“社會保障卡安徽文旅一卡通”跨區域合作共享。
12月,在亳州市啟動社會保障卡惠民服務季,率先推出社會保障卡旅游年卡“同城待遇”的“一卡通”新模式。今年5月19日中國旅游日期間,我省正式發行“一卡皖美·游山玩水”安徽省“皖美生活”數字旅游年卡,助推長三角居民服務便利共享,探索“一卡通游”和“同城待遇”。
“目前全省需要實名認證的307個公共文化場館、168個國有A級旅游景區全部支持社會保障卡使用?!笔∥幕吐糜螐d一級巡視員王靖介紹,我省16個市文旅領域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目錄100%開通?!?/p>
安徽已經連續3年開展“居民服務‘一卡通’ 皖美‘約惠’長三角”惠民服務活動,今年的活動已于7月份啟動,將持續到10月底。全省16個市同步開展,面向長三角全體持卡人,工、農、中、建、交,徽商、郵儲、省聯社、招商、光大等10家合作銀行的社會保障卡均可享受優惠服務。
據介紹,該活動在全省優選2000多家商戶、1萬多家門店,包含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美食餐飲等消費場景,覆蓋群眾“吃住行游娛購”全鏈條。(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 實習生 王焱麗 熊思語 左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