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履職中發現宿州“樹馱橋”未能得到有效保護,存在安全隱患,宿州埇橋區檢察院立即提起公益訴訟,要求保護單位繼續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對其保護。近日,宿州埇橋區法院對此案作出了判決。
“樹馱橋”存在安全隱患,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
埇橋區曹村鎮有一棵十幾米高的楓楊樹從三孔橋中鉆出,根須曲折盤繞于整個石橋的縫隙和橋身上,根抓橋、橋連樹,橋樹相依,樹橋共生,形成了奇特的景觀,人們稱之為“橋馱樹、樹馱橋”。
“樹馱橋”是宿州有名的景點,也是埇橋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埇橋區檢察院訴稱,其在履行監督職責中發現,“樹馱橋”是三級古樹楓楊與橋體共生,古樹及橋周邊垃圾隨意丟棄、橋體上有涂鴉亂畫、橋體開裂存在安全隱患,文物保護單位未能得到有效保護,損害了國家利益。
2024年6月,檢察院向埇橋區文旅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充分發揮監管職責,對上述問題進行整改,確?!皹漶W橋”得到有效保護,確保行人及車輛過橋安全,加強文物保護宣傳教育及法律法規宣傳普及等。
2024年9月、10月,檢察院分別前往“樹馱橋”開展“回頭看”,發現周邊現象依然存在,橋體破損等隱患仍未消除。
今年2月,埇橋區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請求判令埇橋區文旅局繼續履行文物保護監管職責,對文物保護單位“樹馱橋”繼續整改。
法院責令文旅局繼續履行監管職責
埇橋區文旅局辯稱,針對“樹馱橋”的保護工作,該局自2021年起持續采取了多種措施,設置安全警示與風險管控,在顯著位置設立安全管理警示牌,明確禁止通行并提示安全風險;督促曹村鎮政府在橋下增設防護設施,張貼安全提示,限制游客靠近橋體;多次組織工作人員對“樹馱橋”開展專項實地勘察,記錄橋體狀況及周邊環境,邀請文物保護專家對橋體安全進行專業評估。
埇橋區文旅局稱,收到檢察建議后,其立即督促曹村鎮清理垃圾、修復橋體,并納入年度文物巡查重點清單?!皹漶W橋目前橋樹共生,且橋上古楓樹為三級古樹,樹馱橋景觀價值也在其獨特的橋樹一體。對樹馱橋進行保護和維修,需要綜合考慮古橋保護與古樹生長,其維修方案需要文物保護橋梁專家、古樹保護專家、水利專家等共同論證作出科學可行的意見。修繕方案無法一蹴而就?!?/p>
埇橋區文旅局稱,已盡最大努力推進流程,不存在“怠于履職”,其將繼續協同屬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快整改。
埇橋區法院審理后認為,檢察院請求判令文旅局繼續履行文物保護監管職責,繼續整改,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法院予以支持。
近日,埇橋區法院作出判決,責令埇橋區文旅局繼續依法履行對文物保護予以監管的法定職責。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張劍 實習生 吳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