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蕪湖博物館內,一招楊式太極拳舒展如行云流水,一式蕪湖心意六合拳古樸而剛勁有力——上海楊式太極拳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偉和蕪湖心意六合拳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軍的切磋展演,拉開了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蕪湖市主場活動的序幕,現場掌聲雷動。
當非遺傳承脈搏匯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潮,便激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顒拥膯觾x式上,相關部門宣布,蕪湖“四季春傳統小吃制作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已通過上海市民藝術夜校評估課程。不久,上海民眾也能在家制作小籠湯包、蝦籽面等蕪湖非遺美食,舌尖上的“皖江風味”將香飄滬上。這得益于今年蕪湖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與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新長寧東展教育合作,以運營“歡樂蕪湖·市民夜?!睘槠鯔C,探索的長三角地區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共建社會化運作新模式。此舉也打破了美育資源“小、散、亂”的藩籬。
本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聚焦“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的主題,旨在讓古老的非遺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機。
活動期間,非遺市集化身青春舞臺,在一樓大廳內,長三角地區非遺與文創產品琳瑯滿目,美食角的糖葫蘆甜香誘人;機器人AI展區則以前沿科技為古老技藝注入時尚氣息。此外,現場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非遺表演,包括地方戲曲、傳統舞蹈等,讓觀眾在視聽中領略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之前覺得傳統文化遙遠,親密接觸后,才觸摸到古老而美好的記憶?!钡绞徍厴I旅行的趙文琪,在打卡蕪湖博物館時,偶遇了這場活動。
“要依托研培院校,培養青年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提升非遺保護水平,同時要常態化組織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校園,開展非遺研學等活動?!标愜娊ㄗh。
鳩茲故地,文化薪火正在年輕的手中愈發明亮。2022年以來,蕪湖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打造的“市民夜?!?,先后在蕪湖盲校、大富社區、“鳩茲遺韻”非遺美學體驗中心等地舉辦課程逾500次,線上線下累計服務民眾約13萬人次。
作者: 阮孟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