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四溢,游人如織。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漫山遍野的映山紅競相綻放,將整個村莊裝點得格外美麗。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背后,是金寨縣利用“紅綠”資源,走出“旅游+產業”鄉村振興特色路的一個縮影。
“游客多了 大灣村沒有閑人”
4月15日,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但是來大灣村品茶、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大灣村游客服務中心內,展示著“追夢路上的大灣村”系列圖片,游客駐足觀看,合影留念;農產品展銷中心內,大家精心挑選著土味十足的特產,聆聽著村民們的生產故事;六安六區十四鄉蘇維埃政府紅色舊內,游客進入大別山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回憶著曾經的農耕歲月。
“2024年,大灣村大力實施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大灣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現在大灣河水更清、村莊更美、村民更富,實現了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的融合?!贝鬄炒妩h總支書記何家枝告訴記者,近年來,大灣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
位于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腳下的大灣村有著得天獨厚的種茶條件,大灣村緊緊圍繞茶產業做文章,探索茶旅融合發展模式,提供集觀景、品茗、體驗、餐飲、住宿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茶旅體驗。
同時,大灣村保護利用好當地紅色旅游資源。六安六區十四鄉蘇維埃政府紅色舊址位于花石鄉大灣村汪家祖宅,近年來,縣、鄉兩級政府堅持保護與利用并重,結合當地民俗文化,建設了大別山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
就這樣,大灣村開創了“茶旅融合、紅綠交織”的獨特發展路徑。
“2023年來村旅游的游客人數有50萬人,2024年70萬人,今年來的游客更多。來旅游的人多了,自然帶動了村里各個產業的發展,解決了大家的就業和創收問題。村里有的老人家年紀大了,還能靠著摘茶葉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他們是非常高興的?,F在的大灣村老百姓的日子真的好過了,沒有閑人?!焙渭抑﹂_心地說,如今的大灣村,春有百花,夏有涼,秋有紅葉,冬有雪,一年四季都是景。
未來大灣村將繼續深挖旅游資源潛力,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打造大別山紅色旅游研學基地提升旅游服務品質,進一步推動旅游與農業、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讓大灣村的旅游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茶園變景區 村民增收添新路”
金寨茶葉生產已有一多千年歷史,是安徽省乃至全國的老茶區之一,是“六安瓜片”的核心原產地,重點生產綠茶、黃茶、紅茶、黑茶、白茶五大茶葉品類,榮獲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生態食材(茶葉)之鄉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金寨縣因地制宜,大力推進茶旅融合發展之路,將傳統茶產業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先后建成大灣村茶旅融合示范區、蝙蝠洞“六安瓜片”原產地保護區、西茶谷主題公園,“茶旅+民宿”“茶旅+研學”等業態推動了全縣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
4月15日,正值春茶旺季,金寨縣古碑鎮的留坪茶園熱鬧非凡,游客漫步茶園,體驗親手采茶的樂趣,了解茶葉從采摘到炒制的全過程。大家在觀景臺駐足,欣賞漫山遍野的翠綠,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饋贈。與此同時,周邊的農家樂也因游客的到來帶來了生意。
“留坪茶園始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當時采取民工建勤、以工代賑等方式,改造建成留坪茶梯1500余畝,經過30年的持續發展,茶園面積不斷增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日益增強?!绷羝捍謇宵h員張必恩說,留坪茶園正成為鄉村發展的新亮點。
留坪茶園的蛻變,離不開持續的投入與精心的規劃。自2021年起,古碑鎮累計投入500余萬元,全力推進茶旅融合建設項目。2200米的生產性道路蜿蜒其間,不僅方便了茶葉的運輸,更為游客的到訪提供了便利;243平方米的茶園田間學校,成為傳播茶葉知識、茶文化的重要場所;110畝的茶苗補植,讓茶園綠意更濃,產量穩步提升 。
如今,留坪茶園不僅是茶葉的生產地,更是一處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的旅游勝地。這里集沖溝、山脈、谷地、臺地及茶園風光、公路風景于一體,自然景觀美不勝收?!拔鍘X一山”生態公園內,樹木蔥蘢,空氣清新,是游客休閑漫步的好去處;“愛情灣”茶園攝影基地,獨特的心形茶園造型搭配木質生產步道與休憩涼亭,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捕捉美好瞬間;茶園天空之境等觀光打卡點,更是讓游客仿佛置身夢幻之境,沉醉于茶園的獨特魅力。
“節假日停車場都停滿了,春季采茶季和周末是客流高峰,不少游專程來體驗采茶、拍照打卡。這也就增加了茶葉的銷路,也帶動了周邊農家樂的發展?,F在茶葉的收入很可觀,一戶家庭若勞力充足,一年可增收兩萬到三萬元?!睆埍囟髡f,茶園變景區,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
“發展民宿 讓游客進得來還能留得住”
為做到山上種茶、家中迎客,引得來游客并留得住游客,金寨縣積極發展民宿產業。該縣大力實施“一鄉一宿”建設工程,打造“春山、夏清、秋云、冬曉”四大系列,打響了四季“宿”金寨招牌,建成各類民宿190余家。
在金寨古碑鎮宋河村金灣組,“夏清·金竹灣”民宿位于深山茂林之中,一棟棟木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與周圍的山溪、古樹融為一體,宛如一處寧靜的港灣,為游客提供了一處遠離城市喧囂的詩意棲居之所。
民宿現有全木式房屋10套,改造老民房1棟,配套建設綠化亮化、景觀小品、休閑采摘園等,2023年7月開業以來,累計接待游客1萬余人次。
“引入金竹灣特色民宿,越來越多的游客知道了宋河村、愛上了宋河村,讓游客進得來還能留得住。民宿的建設讓我們村的旅游產業被激活了,目前村里還有8家農家樂正在運營,平均每戶農家樂的利潤能超過10萬元?!彼魏哟妩h支部書記楊先明告訴記者,民宿二期正在建設,將新建木屋18棟,增加日住宿接待量30余人,預計2025年底投入使用,將進一步帶動宋河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我們全村有大小民宿和農家樂64家,越來越多的村民依托旅游業增收致富?!贝鬄炒妩h總支書記何家枝說,大灣村的旅游發展還吸引了不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回鄉開起了農家樂和民宿。
大灣村村民漆正煌一直在外創業,近年來,他和妻子返鄉在大灣村建設了“春山·灣留居”精品民宿,對擁有百年歷史的王氏古老宅院進行修繕改建,打造了一家融合當地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為大灣村民宿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做亮品牌 土特產成金鑰匙”
4月15日,記者來到金寨(大灣)農產品展銷中心,看到眾多游客正在選購當地的香薯、山核桃、南瓜、茶葉等特色農產品,經過加工、包裝,名聲在外的這些土特產已成為游客爭相購買的網紅產品。
“這是我們這里的‘俏俏果’山核桃和香薯干兩款產品,大家可以先品嘗一下。我們通過線上與線下聯合推介,打造了產業品牌,金寨山核桃獲得國家地理證明商標,金寨山核桃和金寨紅薯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極大提升了產品品牌?!痹谵r產品展銷中心的一樓大廳,大灣生態農業公司的負責人朱先富,正在向遠道而來的游客們介紹他手中的農產品,“現在這里的土特產,真正成了村民致富的‘金鑰匙’?!?/p>
近年來,大灣村采用“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創新模式,讓山貨出山,鄉情出圈。農產品展銷中心有村集體經濟的參與,圍繞大灣村特色農產品,引進大灣生態農業公司發展香薯和南瓜生態基地,并進行加工和銷售,培育“綠水青山,紅村大灣”品牌,不僅帶動周邊群眾發展香薯和南瓜近600畝,還實現穩崗就業50余人。
金寨縣在做靚農產品品牌上下功夫,創建“長壽金家寨”“大別山的問候—源自金寨”“大別山的問候”等區域公用品牌3個,已授牌使用企業80余家。全縣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保護產品36個。金寨山核桃、金寨生姜等22個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大批品牌農產品響了名聲,走了出去。
人間最美四月天。如今,穿行在這片紅綠交織的土地上,革命老區的精神豐碑和生態振興的時代畫卷交相輝映。金寨縣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推動產業升級、村民增收,探索出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老區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張劍 實習生 徐皖青 謝菲菲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