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本周末合肥將迎來第一波祭掃高峰。3月27日,大蜀山文化陵園、小蜀山陵園相繼發布清明祭掃指南。純公益、全免費的合肥市2025年清明生態安葬活動也將于3月28日(星期五)在合肥市小蜀山陵園舉行。
合肥全免費生態葬28日舉行
生態安葬是一種新型節地葬式,將逝者骨灰放在可降解的骨灰壇中,深埋地下,以自然為懷,讓生命歸根,既實現了入土為安,又能保護環境,寓意將生命和自然融為一體,使生命得到延續和升華。
由合肥市民政局主辦,合肥市公益陵園管理服務中心承辦合肥市2025年清明生態安葬活動,現場將舉行莊嚴的集體安葬儀式。據悉,此次生態安葬全程免收費,提供“兩有一免”閉環服務,即安葬有儀式,祭掃有保障,全程免收費。森林葬區設置刻有逝者名字紀念墻,滿足市民祭掃需求,每年舉行集體共祭儀式,表達對選擇生態葬先行者的尊重。
經研判,小蜀山陵園3月29日、30日,4月4至6日為祭祀高峰,有條件的市民可避開重點時段。合肥民政部門協調公交集團開通了3條祭掃專線(杏花公園-小蜀山、和平廣場南-小蜀山、望銅公交站-小蜀山)、2條接駁線路(29路區間汽車客運西站西-小蜀山、青龍崗地鐵站-小蜀山),并加密地鐵2號線等公共交通班次,方便市民前往。同時,小蜀山陵園將開辟6個臨時停車場,方便市民自駕直達小蜀山祭掃。
合肥首用AI技術還原逝者音容
就在上周末(3月23日),合肥市2025年春季生態禮葬儀式在大蜀山文化陵園舉行。和歷次生態葬儀式不同的是,今年以“AI傳愛憶,春歸自然情”為主題,首次借助AI技術復原逝者音容笑貌,將一張張老照片以動態影像的形式呈現在大屏幕上,讓家屬和逝者穿越時空“重聚”。當天送別了70位生態葬逝者,其中包括13位遺體捐獻者。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緬懷方式正在悄然革新。大蜀山文化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還將建成一處數字追思禮廳,為逝者家屬提供沉浸式告別服務。
本周末迎祭掃高峰,大蜀山環山路單行道交通管制
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園發布清明祭掃指南,為方便市民祭掃,清明期間陵園提供免費接駁車服務,安排兩條免費專車循環路線,前往文化陵園祭掃的客戶均可免費搭乘。 線路1:3月29日-4月6日 7:30-16:30(連續9日運行);線路2:4月4日-4月6日 7:30-16:30(清明假期加開)。
同時,為了應對清明祭掃高峰,大蜀山環山路將于3月29日、30日。4月4日、5日、6日實行單行道交通管制。前往大蜀山文化陵園祭掃的車輛自望江西路、楓林路進入環山路,沿途禁止停車。
此外,清明期間,大蜀山文化陵園將于4月4日~4月6日舉辦“時光信箋”數字化服務體驗、“指尖生春”環保藝術家體驗活動,為市民帶來特別的清明文化體驗。為方便祭掃市民,該陵園4月3日-6日早上還將推出免費早餐服務。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武鵬 通訊員 李晶 劉雪垠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