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利氣象條件和區域污染傳輸影響,自12月4日以來,我省自北向南多市遭遇污染天氣。6日上午,合肥市也遭遇中度污染,伴隨大霧天氣,能見度較低。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目前已有淮南、 淮北、阜陽、蚌埠、亳州、宿州等皖北六個市相繼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
6日上午,除蕪湖、銅陵、安慶、黃山、池州、宣城、六安七市外,其他市均為輕度或中度污染,自清晨起,合肥市的空氣質量指數也在不斷上升,截至8時AQI指數達180,達中度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指數及PM10指數均持續上升。
據介紹,根據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測預報,此次污染主要受不利氣象條件和區域污染傳輸影響。自4日起,亳州開始經歷一輪輕—中度污染過程,當日21時亳州市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啟動Ⅱ級應急響應。4日至5日,亳州、淮南、 淮北、阜陽、蚌埠、宿州等皖北六個市相繼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或黃色預警,啟動應急響應,納入應急減排措施清單管理的污染源落實減排措施;城市建成區內禁行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特種車輛、?;奋囕v除外);礦山、砂石料廠、石材廠、石板廠等停止露天作業等。
重污染天氣,環保部門倡導市民盡量減少能源消耗,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心腦血管、呼吸道疾病患者減少戶外活動,敏感人群停止戶外活動,中小學、幼兒園臨時停止戶外活動;提高道路機掃率,盡量減少人工清掃。
根據空氣質量預報,12月6日,受均壓場控制,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間空氣質量以輕度污染為主,短時可達中度—重度污染;沿江江南為良—輕度污染。7日-8日,受冷空氣影響,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間空氣質量為良—輕度污染,短時可達中度污染;沿江江南以良為主。9日,受高壓中心控制,淮河以北空氣質量以輕度污染為主,短時可達中度污染。10日,受東北部冷空氣影響,淮河以北空氣質量為輕度—中度污染,短時可能達到重度污染;江淮之間和沿江江南為良—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均為PM2.5。(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