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別人不要的”搞工業化,安徽小城勝在長期主義
    來源:江淮觀察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4-11-19 10:01:01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界首市,人口只有80多萬,和周邊幾個人口超百萬的縣相比,顯得“小巧精致”,但卻是皖北地區工業發展領先的縣域,與其曾經的“小上?!眲e稱倒有幾分相稱。

    界首市工業發展整體居阜陽首位、皖北領先、安徽前列,連續多年入圍安徽省制造業發展綜合十強縣(市)、安徽省制造業發展增速十快縣(市)。今年前三季度實現GDP350.8億元,增長6.7%,增速居全省59個縣(市)第7位。

    人口不算多,資源稟賦也不出眾。但界首的特別之處在于,沒有資源,可以把“別人不要的”變成資源。由此,走出了一條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縣域工業化路子。

    當地人的共識是,沒有什么垃圾,只有放錯的資源。

    這是一條充滿挑戰與變數的路子。面對很多質疑和非議,承受著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壓力,但這條路并未被中斷或叫停。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堅持了幾十年,在這一過程中,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展現了真正的“長期主義”。

    隨著特色循環產業的不斷發展,再生資源產值占該市工業產值70%以上。今年上半年,界首市綠色產業產值186.6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77.4%。

    “進來一只舊電池,出去一只新電池”

    11月15日,由安徽省循環經濟研究院、安徽省循環經濟研究會聯合舉辦的發展循環經濟推進“雙碳”戰略大會在界首市舉行。

    為何選擇在界首舉辦?因為該市發展循環經濟起步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早期一批界首人開始從事塑料、廢舊金屬等回收加工,并從中獲利,循環經濟產業正是從這一時期萌芽而出。

    “目前我們擁有10萬余人常年從事廢舊物資收購和運輸,每年回收利用廢舊蓄電池、廢鋁材、廢塑料達400多萬噸?!苯缡赘咝聟^管委會副主任曹偉表示,在這一基礎上,界首每年可生產動力電池1億只以上,占全國市場的20%左右,全國每5只動力電池就有一只“界首造”。

    在界首市田營科技園天能電池集團(安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工人正緊張地在生產線上忙碌,每天有20萬只電池發往全國各地。

    該公司年產電池8000多萬只,主要以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為主,2023年實現產值92億元,為雅迪、愛瑪、歐派、新日等知名品牌電動車廠家配套。

    “我們的總部在浙江湖州,來這里投資設廠主要是看中了這里的鉛錠資源豐富,運輸、制造成本低?!痹摴就饴摬拷浝砗椴ń榻B,公司投產之后,目前每年能夠消耗園區產出的再生鉛40多萬噸,為公司節省了原材料采購物流成本。

    田營科技園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再生鉛綠色回收利用基地和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新能源生產基地。園區年可回收利用廢舊蓄電池160萬噸,年產再生鉛100萬噸,加工蓄電池2800萬千伏安時,分別占全國產能的1/3、1/5。每年近百萬噸廢舊鉛蓄電池在這里搖身一變,成為煥然一新的新型鉛酸蓄電池。

    園區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積極踐行“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目前已形成鉛蓄電池和新能源電池循環利用兩大產業,實現了“進來一只舊電池,出去一只新電池”的閉合式產業循環。

    據測算,園區通過再生鉛冶煉,每年為國家節約鉛礦石660多萬噸,節約標煤11.96萬噸,減少廢水排放量439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1萬噸,減少廢渣產生量1000萬余噸,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近年來,界首市堅持“縣域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集群化”原則,2023年,界首市綠色產業產值35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78.8%。界首市成為全國唯一以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地區,在全國循環經濟發展中創造了“界首模式”,先后榮獲“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市(縣)”“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等國家級榮譽20多項。

    “國家標準制定者”

    進來的是廢品,出去的是資源。循環經濟作為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優勢,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2004年以來,界首市培育了再生金屬、再生塑料兩大綜合利用產業,并堅持園區化開發,規劃建設了五個特色產業園,打造形成了再生塑料集散地、鋁基新材料加工基地和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專業園區。

    五個特色產業園分別是田營科技園以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為主要發展方向;光武科技園是再生塑料集散地;東城科技園主要涉及營養健康產業,包括食品和紡織新材料;西城科技園則是皖北最大、華東重要的再生鋁加工利用基地;北城科技園則以廢舊衣物加工為主。

    園區加強“筑巢引鳳”力度,先后引進天能電池、南都電源、東錦科技、生宸源科技、金吳再生科技、駱駝電池、雅迪等大型知名企業入園發展,進一步延伸循環經濟產業鏈,園區規上企業達到200多家,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得到凸顯。 

    “我們公司牽頭制定了3項再生塑料類國家標準,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卑不展阢軜I有限公司行政副總高森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塑料資源再生循環利用企業,產品涉及PE、PP、ABS等全品類的再生材料和再生改性材料,產品應用到汽車、家電、通訊、電子電器等各類塑料應用領域。

    據介紹,該公司每年回收再利用塑料約15萬噸,可助力每年減少近30萬噸碳排放、節省45萬噸左右的原油資源、減少約200萬棵樹木被砍伐。

    界首市以企業為主體,以標準為引領,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為重點,全面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目前,該市創建了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綠色園區,獲批國家綠色工廠12家、綠色設計產品13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5個,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名單4個,成為安徽最早實現綠色制造體系項目全覆蓋的縣級單位,綠色體系項目數量位居安徽前列。

    “離岸科創中心”????

    界首市循環產業的發展得益于當地政府20多年的大力培育,尤其是近年來,該市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主攻方向,堅持創新賦能工業經濟發展,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落戶界首以來,我們享受到良好營商環境帶來的便利?!碧炷茈姵丶瘓F(安徽)有限公司外聯部經理洪波表示,當地為公司提供了包括土地、水、電、氣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并為企業和科研院?!盃烤€”,幫助攻克技術難點和新品研發。

    界首依托高新區發展平臺,致力創新創業,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有機融合,支持產品創新與技術創新,構建科技創新支撐平臺。目前建成9個院士工作站,16個博士后工作站和16個高層次人才團隊,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為此,界首探索了“人才飛地”引才模式,設立上海、深圳2個離岸科創中心,搭建對接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科技、人才、信息等優質資源的橋梁,積極向先發優勢地區借智借力。其中上海離岸科創中心已吸引19家企業和循環經濟研究機構入駐。

    “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年里能夠實現千億園區、千億產業的目標,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能夠在國內國際上更有競爭力,能夠探索出一個實現‘雙碳’目標的最優路徑?!辈軅フf。

    根據規劃,界首市將加快構建“一個科創城、五個科技園、九個雙創園”的“159”產業空間格局,做大做強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加快延鏈補鏈強鏈,建設新能源電池、鋁基新材料、工程塑料、廢紡回收與生產等若干新興產業百億產業園,加快向千億產業的目標邁進。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