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2025年底前完成市、縣法律援助中心全覆蓋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陳衛華 分享到 2024-10-24 18:14:01

    10月23日,安徽司法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從增加供給總量、推進規范建設、加強經費保障、推動隊伍發展、深化規范管理、創新便民服務等6個方面作出部署,設定“硬指標”,力爭到2026年底構建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服務精準、保障有力、便民高效的基層法律援助工作體系。

    應援盡援、應援速援、應援優援

    《意見》提出,有效增加基層法律援助供給總量。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法律援助機構確保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和有關當事人能及時獲得法律援助,做到“應援盡援、應援速援、應援優援”,原則上市、縣(市、區)每10萬人法律援助供給量不低于140件。

    持續深化法律援助降檻擴面,推行社區、鄉村法律援助服務全覆蓋,探索法律援助服務向前端拓展、向后端延伸,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市、區)放寬經濟困難標準,推動法律援助覆蓋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體。

    聚焦特殊群體法律援助需求,重點做好農民工、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新就業群體人員等困難群眾法律援助。

    2025年底前市、縣法律援助中心全部設立 

    《意見》明確,大力推進基層法律援助規范建設。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設立法律援助機構,實現法律援助機構與法律援助管理部門分離,在2025年底前市、縣(市、區)法律援助中心全部完成依法設立工作。

    全面深化法律援助黨建引領,強化基層法律援助黨組織建設,按照規定成立法律援助機構黨組織,實現法律援助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全覆蓋。

    《意見》明確,著力加強基層法律援助經費保障。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積極協調財政部門按照全額保障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基層法律援助經費保障體系,依法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與業務發展相適應的動態調整機制,將法律援助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完善法律援助經費地方財政配套工作制度,市、縣(市、區)要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落實地方配套法律援助資金要求,鼓勵探索市級財政加大對財政支付困難的縣、區法律援助資金支持。

    《意見》提出,切實推動基層法律援助隊伍發展。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法律援助機構著力充實基層法律援助人員力量,通過下沉人員力量、設置公益崗位、開展見習實習等方式多渠道解決工作力量不足等問題,原則上市法律援助中心人員不少于5人、縣(市、區)法律援助中心不少于3人。探索法律援助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模式,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每年應承辦一定數量法律援助案件。提高法律援助人員綜合素質,市、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應每年度組織至少一次以上法律援助業務培訓,重點提高法律援助人員群眾工作能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能力、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科技信息化應用能力和拒腐防變能力。

    試點推行法律援助智能終端服務

    《意見》提出,推行設區的市全域內法律援助申請、受理、審查、指派一體化通辦,全省范圍內法律援助機構在轉交申請、核實經濟困難狀況、調查情況、送達法律文書等方面應相互協助配合。

    《意見》明確,積極創新基層法律援助便民服務。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法律援助機構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司法所、村(居)委員會、社區以及有關單位、組織,健全基層法律援助服務網絡,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聯系點建設,打造“城鎮半小時、鄉村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拓展便民利民服務渠道,試點推行法律援助智能終端服務,探索殘疾人等群體預約服務、上門服務機制,開展法律援助“進百村入萬家”工程,實現法律援助申請快捷化、審批簡便化、服務零距離。完善法律援助服務功能,深化市、縣(市、區)法律援助中心便民服務窗口建設,全面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援務公開制,有效實行法律援助申請個人誠信承諾制度。完善法律援助與人民調解、公證、司法鑒定等相銜接機制,在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愿的基礎上引導當事人化解矛盾糾紛。

    (彭繼友 胡光林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