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大同:有機旱作農業助增收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4-10-20 15:37:49

          光明日報記者 李建斌 楊玨 光明日報通訊員 馬靜波 宋佳燁

      金秋十月,火紅的高粱、金黃的玉米裝點著田野。這是山西大同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助力農民增收的累累碩果。截至目前,大同市累計發展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區190萬畝,并探索走出了有機旱作引領、種養加循環、農文康旅融合的有機旱作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秋日里,云州區吉家莊鄉甕城口村2000多畝有機旱作農業核心示范區一派繁忙景象,村黨支部書記陳紀新介紹:“村里應用了雙壟溝播全膜覆蓋以及膜下滴灌技術,高粱畝產真不錯。今年糧食市場行情好,我們村戶均種糧收入都在3萬元左右,加上種高粱的收入,有的上五六萬元了?!?/p>

      作為有機旱作農業示范村,經過近3年時間的打造,甕城口村逐步形成了以種植高粱、谷子為主的有機旱作農業核心區,并探索實行了統一規劃、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管理模式,農民收入大幅增加。

      令人欣喜的好成績,正是大同市深耕農業賽道,以綠色、有機、低碳理念為引領,以“特、優”為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帶動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及促進農民增收的真實寫照。

      自2020年起,大同持續打造融合有機社區、有機旱作生產、農產品加工、農事體驗、休閑觀光于一體的“一帶六園區多基地”示范園區,集中推廣“全膜雙壟溝播+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共完成81.5萬畝,畝增產200斤以上。

      目前,大同全市玉米、高粱良種覆蓋率達到100%,谷黍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測土配方和項目區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分別達到92%以上和90%以上。

      今年以來,大同以規?;l展促進增產增收,推廣形式由點面示范提升為整村、整鄉、整縣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持續穩產高產。在此基礎上,大同還創建了以云州區、陽高縣、天鎮縣為代表的“噸糧田”樣板區,培育出天鎮釀酒高粱、廣靈富硒小米、渾源道地黃芪、陽高優質杏果、左云高寒苦蕎等一批特優產業,打造了綠色、低碳、有機、高效農業生產新業態,形成以雜糧為主、優勢互補、特色突出、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

      《光明日報》(2024年10月20日 03版)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