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夕陽紅,那么幸福的夕陽生活是怎樣的?有便捷的配套設施、有豐富的文娛活動,還有暖心的上門巡診服務……近年來,為了深入推進區域黨建“家·健康”惠民項目持續開展,打造“康養”芙蓉,實現黨建聯盟單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以關愛老人、服務老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創新養老模式,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關懷和溫暖,為經開康養事業發展樹立典范。
志愿者輪流上門送餐
讓特殊老人吃上“暖心飯”
番茄炒雞蛋、肉末茄子、青菜豆腐、紅燒排骨……每天中午,芙蓉社區的大食堂早早就忙碌起來,一盤盤剛出鍋冒著熱氣的菜肴陸續被端到了取餐口,志愿者開始排隊登記等餐,手腳麻利地進行打包,并送往轄區高齡、獨居、殘疾等特殊老人的家中。家住檸檬郡的潘奶奶是一名97歲的高齡獨居老人,由于自己出行不便,家人因工作繁忙無法在身邊照顧照料,如何讓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熱氣騰騰的營養飯菜,一直是家人牽掛的事情。
芙蓉社區翠微居民區的網格員和志愿者在入戶探訪時了解到潘奶奶的情況,仔細詢問了她的飲食習慣和營養需求后,便迅速與社區大食堂進行對接,同時安排“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針對老人的生活習慣,制定送餐時間表,確保老人每天都能吃到口味多樣又營養的健康餐食。送餐過程中,志愿隊還會通過聊天陪伴的方式,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及健康需求,及時錄入健康檔案,方便隨時應急?!澳棠?今天有排骨燉冬瓜,聞著味道就覺得香,拿湯汁拌飯更好吃哦!”志愿者剛敲開房門,就熱情地打著招呼,潘奶奶微笑著接過飯菜,招呼志愿者們坐下歇歇。
據了解,“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提供的“暖心送餐”服務,是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幸福社區 康養芙蓉”項目品牌的又一延伸創新舉措,旨在發動轄區低齡老人就近照顧高齡、殘疾等特殊老人,以樓棟到單元再到小區的范圍延伸,致力于構建“健康養老、文化養老、互助養老、合作養老”相融合的社區康養養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基層治理創新高質量發展。
點亮社區幸福畫卷
打造養老服務新標桿
因為行動不便或健康原因,外出就餐或者買菜回來自己做飯做菜,越來越成為困擾高齡老人的難題。為關愛轄區高齡、獨居、殘疾老人等特殊群體,減輕他們的出行負擔,翠微居民區黨委在芙蓉社區黨委的指導引領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整合轄區資源,鏈接老年食堂與老年助餐點,首先組織網格員、紅色小管家等積極入戶探訪,摸清統計特殊老人基礎臺賬。接著,在轄區內發動征集,招募組建一支專為特殊老人送餐到家的“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以包保各自樓棟、單元的形式,共同助力“暖心送餐”服務順利開展。該志愿隊的志愿者大多為轄區內的低齡老人,他們熱情積極又充滿愛心,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就近照顧樓棟、小區內的高齡、殘疾等特殊老人。
“暖心送餐”服務一經推出,就獲得眾多居民的好評和點贊,該服務是社區黨委將黨建工作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也是推動社區治理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的有力舉措。未來,芙蓉社區還將持續優化拓寬康養項目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效能與品質,用實際行動滿足社區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讓黨的溫暖傳遞到每個家庭,讓黨的力量凝聚在每個居民心中。
家醫有約·上門巡診
讓老人在家有“醫”靠
近年來,芙蓉社區黨委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極探索為民服務新模式,以“幸福社區 康養芙蓉”項目為紐帶,依托各小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培育一支健康監測隊伍,面向居民開展常態健康監測,建立社區健康大數據。整合優質醫療資源,建立一支專業助醫團隊,提供專業健康咨詢,給予個性化指導。創新掛號陪診服務,為轄區老年群體打造就醫綠色通道。深入發揮區域化黨建平臺作用,打造黨建引領多方參與的社區康養模式,構建“健康康養、文化康養、互助康養、合作康養”相融合的社區康養服務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轄區居民,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翠微居民區黨委聯合芙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肥蜀山民生社工、暖心志愿服務團隊、芙蓉社區第四屆微創投項目“幸福來敲門”常態化開展“康養芙蓉 幸福社區”系列活動——“家醫有約 上門巡診”服務。
“爺爺,您的血壓有點高,降壓藥每天有堅持在吃嗎?”日前,芙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兩位醫生與居委會、社工、志愿者一起來到80多歲的顧爺爺家中,由于顧爺爺常年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同時患有腰椎鍵盤突出,行動不便。家庭醫生為他進行基礎血壓血糖監測,詢問了解日常飲食習慣給予建議,同時在腰椎肩頸部位進行按摩,疏通經絡,指導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
接下來,芙蓉社區將以“全面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目標,繼續整合轄區醫療資源,發揮巡診團隊作用,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滿足居民多元化、精細化的健康需求,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曹孟 李珂昕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家門口享受“一站式”康養服務
安徽商報
吳春華
2024-08-29 10:12:02
最美不過夕陽紅,那么幸福的夕陽生活是怎樣的?有便捷的配套設施、有豐富的文娛活動,還有暖心的上門巡診服務……近年來,為了深入推進區域黨建“家·健康”惠民項目持續開展,打造“康養”芙蓉,實現黨建聯盟單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以關愛老人、服務老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創新養老模式,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關懷和溫暖,為經開康養事業發展樹立典范。
志愿者輪流上門送餐
讓特殊老人吃上“暖心飯”
番茄炒雞蛋、肉末茄子、青菜豆腐、紅燒排骨……每天中午,芙蓉社區的大食堂早早就忙碌起來,一盤盤剛出鍋冒著熱氣的菜肴陸續被端到了取餐口,志愿者開始排隊登記等餐,手腳麻利地進行打包,并送往轄區高齡、獨居、殘疾等特殊老人的家中。家住檸檬郡的潘奶奶是一名97歲的高齡獨居老人,由于自己出行不便,家人因工作繁忙無法在身邊照顧照料,如何讓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熱氣騰騰的營養飯菜,一直是家人牽掛的事情。
芙蓉社區翠微居民區的網格員和志愿者在入戶探訪時了解到潘奶奶的情況,仔細詢問了她的飲食習慣和營養需求后,便迅速與社區大食堂進行對接,同時安排“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針對老人的生活習慣,制定送餐時間表,確保老人每天都能吃到口味多樣又營養的健康餐食。送餐過程中,志愿隊還會通過聊天陪伴的方式,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及健康需求,及時錄入健康檔案,方便隨時應急?!澳棠?今天有排骨燉冬瓜,聞著味道就覺得香,拿湯汁拌飯更好吃哦!”志愿者剛敲開房門,就熱情地打著招呼,潘奶奶微笑著接過飯菜,招呼志愿者們坐下歇歇。
據了解,“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提供的“暖心送餐”服務,是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幸福社區 康養芙蓉”項目品牌的又一延伸創新舉措,旨在發動轄區低齡老人就近照顧高齡、殘疾等特殊老人,以樓棟到單元再到小區的范圍延伸,致力于構建“健康養老、文化養老、互助養老、合作養老”相融合的社區康養養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基層治理創新高質量發展。
點亮社區幸福畫卷
打造養老服務新標桿
因為行動不便或健康原因,外出就餐或者買菜回來自己做飯做菜,越來越成為困擾高齡老人的難題。為關愛轄區高齡、獨居、殘疾老人等特殊群體,減輕他們的出行負擔,翠微居民區黨委在芙蓉社區黨委的指導引領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整合轄區資源,鏈接老年食堂與老年助餐點,首先組織網格員、紅色小管家等積極入戶探訪,摸清統計特殊老人基礎臺賬。接著,在轄區內發動征集,招募組建一支專為特殊老人送餐到家的“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以包保各自樓棟、單元的形式,共同助力“暖心送餐”服務順利開展。該志愿隊的志愿者大多為轄區內的低齡老人,他們熱情積極又充滿愛心,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就近照顧樓棟、小區內的高齡、殘疾等特殊老人。
“暖心送餐”服務一經推出,就獲得眾多居民的好評和點贊,該服務是社區黨委將黨建工作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也是推動社區治理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的有力舉措。未來,芙蓉社區還將持續優化拓寬康養項目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效能與品質,用實際行動滿足社區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讓黨的溫暖傳遞到每個家庭,讓黨的力量凝聚在每個居民心中。
家醫有約·上門巡診
讓老人在家有“醫”靠
近年來,芙蓉社區黨委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極探索為民服務新模式,以“幸福社區 康養芙蓉”項目為紐帶,依托各小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培育一支健康監測隊伍,面向居民開展常態健康監測,建立社區健康大數據。整合優質醫療資源,建立一支專業助醫團隊,提供專業健康咨詢,給予個性化指導。創新掛號陪診服務,為轄區老年群體打造就醫綠色通道。深入發揮區域化黨建平臺作用,打造黨建引領多方參與的社區康養模式,構建“健康康養、文化康養、互助康養、合作康養”相融合的社區康養服務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轄區居民,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翠微居民區黨委聯合芙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肥蜀山民生社工、暖心志愿服務團隊、芙蓉社區第四屆微創投項目“幸福來敲門”常態化開展“康養芙蓉 幸福社區”系列活動——“家醫有約 上門巡診”服務。
“爺爺,您的血壓有點高,降壓藥每天有堅持在吃嗎?”日前,芙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兩位醫生與居委會、社工、志愿者一起來到80多歲的顧爺爺家中,由于顧爺爺常年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同時患有腰椎鍵盤突出,行動不便。家庭醫生為他進行基礎血壓血糖監測,詢問了解日常飲食習慣給予建議,同時在腰椎肩頸部位進行按摩,疏通經絡,指導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
接下來,芙蓉社區將以“全面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目標,繼續整合轄區醫療資源,發揮巡診團隊作用,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滿足居民多元化、精細化的健康需求,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曹孟 李珂昕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最美不過夕陽紅,那么幸福的夕陽生活是怎樣的?有便捷的配套設施、有豐富的文娛活動,還有暖心的上門巡診服務……近年來,為了深入推進區域黨建“家·健康”惠民項目持續開展,打造“康養”芙蓉,實現黨建聯盟單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以關愛老人、服務老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創新養老模式,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關懷和溫暖,為經開康養事業發展樹立典范。志愿者輪流上門送餐讓特殊老人吃上“暖心飯”番茄炒雞蛋、肉末茄子、青菜豆腐、紅燒排骨……每天中午,芙蓉社區的大食堂早早就忙碌起來,一盤盤剛出鍋冒著熱氣的菜肴陸續被端到了取餐口,志愿者開始排隊登記等餐,手腳麻利地進行打包,并送往轄區高齡、獨居、殘疾等特殊老人的家中。家住檸檬郡的潘奶奶是一名97歲的高齡獨居老人,由于自己出行不便,家人因工作繁忙無法在身邊照顧照料,如何讓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熱氣騰騰的營養飯菜,一直是家人牽掛的事情。芙蓉社區翠微居民區的網格員和志愿者在入戶探訪時了解到潘奶奶的情況,仔細詢問了她的飲食習慣和營養需求后,便迅速與社區大食堂進行對接,同時安排“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針對老人的生活習慣,制定送餐時間表,確保老人每天都能吃到口味多樣又營養的健康餐食。送餐過程中,志愿隊還會通過聊天陪伴的方式,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及健康需求,及時錄入健康檔案,方便隨時應急?!澳棠?今天有排骨燉冬瓜,聞著味道就覺得香,拿湯汁拌飯更好吃哦!”志愿者剛敲開房門,就熱情地打著招呼,潘奶奶微笑著接過飯菜,招呼志愿者們坐下歇歇。據了解,“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提供的“暖心送餐”服務,是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幸福社區康養芙蓉”項目品牌的又一延伸創新舉措,旨在發動轄區低齡老人就近照顧高齡、殘疾等特殊老人,以樓棟到單元再到小區的范圍延伸,致力于構建“健康養老、文化養老、互助養老、合作養老”相融合的社區康養養老服務體系,推動社會基層治理創新高質量發展。點亮社區幸福畫卷打造養老服務新標桿因為行動不便或健康原因,外出就餐或者買菜回來自己做飯做菜,越來越成為困擾高齡老人的難題。為關愛轄區高齡、獨居、殘疾老人等特殊群體,減輕他們的出行負擔,翠微居民區黨委在芙蓉社區黨委的指導引領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整合轄區資源,鏈接老年食堂與老年助餐點,首先組織網格員、紅色小管家等積極入戶探訪,摸清統計特殊老人基礎臺賬。接著,在轄區內發動征集,招募組建一支專為特殊老人送餐到家的“暖心到家”志愿服務隊,以包保各自樓棟、單元的形式,共同助力“暖心送餐”服務順利開展。該志愿隊的志愿者大多為轄區內的低齡老人,他們熱情積極又充滿愛心,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就近照顧樓棟、小區內的高齡、殘疾等特殊老人?!芭乃筒汀狈找唤浲瞥?就獲得眾多居民的好評和點贊,該服務是社區黨委將黨建工作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也是推動社區治理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的有力舉措。未來,芙蓉社區還將持續優化拓寬康養項目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效能與品質,用實際行動滿足社區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讓黨的溫暖傳遞到每個家庭,讓黨的力量凝聚在每個居民心中。家醫有約·上門巡診讓老人在家有“醫”靠近年來,芙蓉社區黨委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極探索為民服務新模式,以“幸福社區康養芙蓉”項目為紐帶,依托各小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培育一支健康監測隊伍,面向居民開展常態健康監測,建立社區健康大數據。整合優質醫療資源,建立一支專業助醫團隊,提供專業健康咨詢,給予個性化指導。創新掛號陪診服務,為轄區老年群體打造就醫綠色通道。深入發揮區域化黨建平臺作用,打造黨建引領多方參與的社區康養模式,構建“健康康養、文化康養、互助康養、合作康養”相融合的社區康養服務體系。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轄區居民,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翠微居民區黨委聯合芙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肥蜀山民生社工、暖心志愿服務團隊、芙蓉社區第四屆微創投項目“幸福來敲門”常態化開展“康養芙蓉幸福社區”系列活動——“家醫有約上門巡診”服務?!盃敔?您的血壓有點高,降壓藥每天有堅持在吃嗎?”日前,芙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兩位醫生與居委會、社工、志愿者一起來到80多歲的顧爺爺家中,由于顧爺爺常年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同時患有腰椎鍵盤突出,行動不便。家庭醫生為他進行基礎血壓血糖監測,詢問了解日常飲食習慣給予建議,同時在腰椎肩頸部位進行按摩,疏通經絡,指導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接下來,芙蓉社區將以“全面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目標,繼續整合轄區醫療資源,發揮巡診團隊作用,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滿足居民多元化、精細化的健康需求,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曹孟李珂昕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