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7月,全省累計完成5281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從“十三五”末的13.6%提升到35.8%。8月26日,記者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我省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取得積極進展,“十四五”以來,已爭取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9.5億元,今年以來的治理率較2023年底提高了4個百分點。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據介紹,我省確定了政府駐地或人口居住較集中的中心村;生活污水亂倒亂排嚴重、廁所糞污去向難以解決、村民反映強烈的村莊;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敏感區和重點湖庫周邊的村莊;引江濟淮沿線的村莊共四類村莊作為重點,優先推動治理。
“我省有山區、丘陵、平原等不同地形,農村地區自然條件不一樣,村民生活習慣差異也較大,我們因地制宜,‘問需于農’‘問計于農’?!笔∩鷳B環境廳總工程師賈良清介紹,我省在治理中資源化利用、納管處理、集中處理,廁所糞水是農民不舍得丟棄的農家肥,我省推廣利用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林地等消納生活污水的模式,既降低成本又利用了氮磷等營養元素;離城鎮較近的村莊,建設管網,生活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對于鄉鎮政府駐地和小集鎮等集中居住區,則建設規模適當的處理設施來收集處理污水,“方案設計、管網布局等,都征求村民意見?!?/p>
此外,我省還結合地域特點,遴選出了皖南地區“黑灰同治+土地滲濾”、皖北地區“三池一地”資源化利用、皖西地區“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流域共治等典型模式,指導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源化利用工作。
對已經建成的處理設施,我省加大日常抽檢和巡查力度;日處理能力在20噸以上的,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出水水質監測。連續2年開展集中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問題排查,針對管網不配套、運維不到位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目前,各市都建立了問題設施清單,并制定整改方案,持續推動整改。
為補齊短板,我省多元投入,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十四五”以來,我省已爭取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9.5億元。
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全省累計完成5281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從“十三五”末的13.6%提升到35.8%。今年以來,共完成593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較2023年底提高了4個百分點。(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實習生 胡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