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一次騎車摔傷,張先生右肩關節脫位,雖然多年康復訓練,肩膀還是如同“凍結”,梳頭都無法完成。近日,上海曙光醫院安徽醫院主任醫師陳東煜帶領團隊成功為59歲的張先生(化名)行臂叢麻醉下肩關節手法松解術,一舉“解決”了困擾張先生多年的肩關節活動障礙問題。
數年前,家住長豐的張先生在騎車時意外摔傷,致使右肩關節脫位。按照常規手法復位,并進行三角巾懸吊治療后,張先生卻發現肩關節難以正?;顒?。不僅如此,肩關節還疼痛難忍,甚至平日里不小心觸碰都會痛得倒吸一口氣。
在當地咨詢過醫生后,“爬墻”“摸背”等康復訓練動作,成了張先生的每日必修課,但每次治療都只能暫時緩解疼痛,一段時間后肩關節的不適癥狀卻愈發嚴重,甚至連簡單梳頭動作都無法完成,因為慣用右手,張先生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肩膀的“凍結”,讓張先生苦不堪言。
“也想去北上廣等大城市,但不知道能不能掛上那些專家的號,這么一來二去,就耽誤了?!苯涍^多方打聽,張先生了解到上海曙光醫院安徽醫院每周定期有上海專家坐診,于是來到該院就診。上海專家骨傷科主任醫師陳東煜詳細查體及詢問病史后,提出可以在麻醉下行關節手法松解治療的方案。
經過各項輔助檢查,該院骨傷科團隊立即為張先生安排了治療。在治療室內,醫生為張先生進行了臂叢麻醉,待肩部肌肉完全松弛后,陳東煜實施了手法松解:患者取平臥位,將右肘關節屈曲90°,提起右上肢逐漸作前屈、內收、外展、旋內、旋外等活動,后取左側臥位,提起右上肢作后伸活動,全方位松解肩關節。隨著幾聲“刺啦”的聲響,肩關節的上舉、后伸均達到了正?;顒佣?,整個過程僅僅用了10余分鐘。
“很不可思議,沒有想象中的疼痛,治療這就結束了嗎?”張先生試著抬了一下肩膀,活動自如,“困擾幾年的疼痛也沒了,‘手可摘星辰’的感覺真好!”
陳東煜介紹,臂叢麻醉下肩關節手法松解技術在上海曙光醫院應用廣泛,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后,將這些優勢技術帶到了安徽。該種特色治療方法主要針對肩周炎、外傷后肩關節活動障礙等疾患。它具有操作簡單,無創操作,療程短,無疼痛,見效快,花費少,無明顯副作用等優勢。
據介紹,目前該項技術已在上海曙光醫院安徽醫院逐漸普及,現該院骨傷科已獨立完成數例病人的治療,均取得滿意療效。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通訊員 帖成章 周緒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