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蜀山區停車場建設再傳新進展。據了解,目前該區共有三處停車場正在建設中,總建筑面積達10798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273個公共停車位,將有效緩解周邊區域停車難題。
在建的三處停車場分別位于荷葉地路與祁門路交口北側、丁香路與東至路交口橋下以及西二環路與高塘湖路交口橋下。
在荷葉地路與祁門路交口北側,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施工。該停車場利用十字路口北側的完整空間,規劃建設面積約5000平方米,設計車位157個。項目目前已完成基礎平整,正在進行瀝青攤鋪、安裝照明和監控設施等施工。
丁香路與東至路交口橋下以及西二環路與高塘湖路交口橋下停車場項目,都是充分利用高架橋下空間進行改造,將原本閑置的橋下空間轉變為既實用又美觀的城市公共設施。其中,丁香路與東至路交口橋下停車場建設面積約2673平方米,設計車位59個。項目已進入管線鋪設和智能停車系統安裝階段。西二環路與高塘湖路交口橋下停車場建設面積約3125平方米,規劃車位57個,目前正在進行地面硬化施工。
蜀山區城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三處停車場均按照高標準建設,配備智能停車管理系統、24小時監控和消防設施等,預計2025年年底可全部建成投用。
城市停車難,難在空間有限、資源緊張。近年來,蜀山區探索高架橋下空間資源、街角閑置用地等的活化利用,將曾經的“灰色角落”轉變為整潔規范的公共停車場。今年以來,已利用橋下空間建成停車場3處,面積7780平方米,新增223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周邊居民的停車壓力。
“這些停車場建設不僅破解了土地資源有限的難題,又增加了停車供給,還改善了環境衛生和管理秩序,實現了空間利用、功能完善與環境提升的‘多贏’?!笔裆絽^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排查全區高架橋下等各處空間資源,按照“成熟一處、建設一處”的原則,持續推進停車場建設,讓更多閑置空間變身便民停車場,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和市民出行體驗。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 通訊員 胡軍校 于成成 葛慶釗 季云岡)